“雪龙”船上的北极生活——第七次北极科考拾贝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6-09-29 11:14:30 

■本报特派记者 高悦

偶遇“北极熊”

  在北极的生灵中,北极熊是最具代表性的动物。千万年来,它们生活在这片冰雪世界里,被誉为北极的主人。

  “雪龙”船进入北极圈时正值北极夏季,是北极熊觅食发情期。在考察队,冰站作业区域是北极熊捕食区,队员们的安全存在潜在威胁。考察之前,考察队制定了详细的防熊预案,成立了防熊武装队,并携带了坚硬牢固的“苹果屋”。

  考察队进入浮冰区的首日,就遇到了北极熊。726日下午5点多,一些考察队员吃完晚饭来到甲板上散步,突然听到驾驶台值班船员广播:“左前方发现北极熊!”一时间,人们纷纷拥到各层甲板上,拿着手机、相机争相拍照。

  这次遇到的北极熊并不高大。从甲板上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只白色北极熊正在浮冰上吃海豹,冰面上一片血迹。“雪龙”船的不期而至打搅了北极熊的进食,它迅速跳入海中逃跑,仍不时回头看看留在冰面的食物。

  一般来说,成年北极熊身高可达3米、体重800公斤。流线型的身躯让北极熊身手敏捷,一口气可游四五十公里,在冰盖上捕猎的冲刺时速可达60公里,一个跳跃可达5米以上。为了防熊,每次冰站作业时,考察队都会派遣队员瞭望警戒,发现北极熊,会第一时间通知,同时掩护作业人员撤离到“苹果屋”或“雪龙”船。

  不知是雪龙船航行的纬度太高,还是考察队的防熊措施严密到位,在6个短期冰站和一个长期冰站考察中,一只北极熊也没有出现。整个考察过程也仅仅看到过两只北极熊。

绚丽的“极光盛会”

  极光是由于太阳带电粒子流进入地球磁场,在高磁纬地区的高空,夜间出现的一种灿烂美丽的发光现象,常见于南、北极地区,一般呈带状、弧状、幕状和放射状。在北极考察中,曼妙的极光成为大自然馈赠给考察队员一场场绚丽的“焰火盛会”。

  93日,阳光明媚,蓝天白云映衬着湛蓝海水,分外干净。傍晚时分,正在驾驶台值班的见习三副翟羽丰突然发现在“雪龙”船前方的海平面上惊现一缕浅绿色的神奇光带,如烟似雾,摇曳不定。过了一会儿,极光的亮度越来越强,化成一个硕大无比的光环,萦绕在北斗星周围,向大海泻下一片绿色的光华。许多队员还发现,在这条极光的边上,还有一道道极光正逐渐由绿变红,绚丽夺目。

  随后几天,“雪龙”船接连遇到极光。极光有时像仙女手中飘舞的长彩带,转瞬即逝;有时像一缕淡淡的烟霭,弥散天边;有时像漫天光箭从天而降;有时像喷发的火山,蘑菇云腾空而起,令人叹为观止。考察队领队夏立民赞叹到:“极光在历次北极考察中非常罕见,没想到本次幸运至极。”

欢乐的中秋之夜

  对考察队员而言,今年的中秋节要在北极度过,注定意义非凡。

  915日晚,科考作业刚结束,队员们精心准备的文艺节目陆续登场、精彩纷呈,小品、舞蹈、相声、脱口秀,门类齐全,充满了欢快的气氛。

  晚会上,首席科学家李院生为3名来自国外的科考队员颁发了“国际友人”奖,送给每人一个“中国结”留作纪念。两名来自法国的科考队员还专门为中秋节做了……查看原文:http://epaper.oceanol.com/shtml/zghyb/20160929/62993.shtml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