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丹
虾米是一种美味,可是一旦能够分泌毒素,则鲜有大鱼敢吃。因此,一只“毒虾”在“毒素”的保护下,就可能长久生存下去。新加坡“国民之父”李光耀建军之初就提出了他的“毒虾”理论,即新加坡应成为“能产生剧毒的小虾”,任何大鱼要吃掉它就可能同归于尽。因此,这个东南亚最小的国家建立了技术含量高、战备完善的军队。
三大“金刚”称雄东南亚
新加坡的军事力量远远超过其防御需要,虽然主要是为了保护海上交通线,但是新加坡海军却不拘泥于近海防御,而把目光投向遥远的大洋。在东盟国家中,新加坡面积最小,但其海军现代化程度很高。
水面力量强调隐身
“被发现就等于被消灭”,这是现代武器的研发箴言。目前,新加坡海军水面舰艇的中坚力量是6艘“可畏”级多功能隐身护卫舰。该级舰以法国“拉斐特”级护卫舰为原型设计,通过改进舰体及上层建筑的形状,减少角反射面积,大幅减弱了雷达波反射强度。对原来外露的武器系统、排烟系统、救生设施都进行了隐蔽处理。该级舰排水量3200吨,在东南亚地区属于排水量比较大的作战舰艇,也是东南亚地区号称战斗力最强的战舰。新加坡海军为了增强其立体作战能力,采购了6架美国S-70B“海鹰”直升机作为“可畏”级护卫舰的舰载机,大大提升了该级舰在马六甲海峡海区的反潜能力。
两栖力量剑指域外
新加坡的造船工业强大,具有建造先进两栖舰船的能力。新加坡海军拥有的4艘“坚韧”级船坞登陆舰,全部由新加坡海洋技术公司自行设计。该级舰虽为船坞登陆舰,但由于舰载武器和电子设备并不多,缺少“现代化”气息,与排水量8500吨的身段不是很相称。该舰具有立体登陆能力,相对固定搭载法国的“超美洲豹”直升机2架,主要用于远程和近岸搜救行动。目前,新加坡海军对该级舰的主要使用方式有三种:一是用于海外兵力投送训练。解决国土面积狭小、军队训练不能有效展开的问题。二是用于亚丁湾护航。通过参加多国联合特遣编队提升海军实战能力。三是用于人道主义援助。提升新加坡的国际形象。
水下力量老当益壮
新加坡目前服役的6艘常规潜艇均为瑞典制造。在交付新加坡海军之前,由瑞典根据新加坡海军作战需求进行了翻新加改装。这些潜艇组成新加坡海军第一支潜艇部队。分别为4艘“挑战者”级和2艘“射手”级。但是“挑战者”级潜艇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服役年限较长,艇龄接近50年,装备寿命已到达使用极限,逐渐退出实战部署,以为新加坡海军训练潜艇人员为主。“射手”级潜艇在加装AIP动力系统后,成为东南亚首艘具有这种动力系统的潜艇。这使新加坡海军在东南亚的潜艇质量优于其他国家。
未来装备“毒性”更强
随着东南亚各国对于海权的全新认知和理解,新型护卫舰、潜艇等新型装备不断购入服役,使得新加坡海军在新一轮的竞赛中致力于追求更强、更致命的“毒素”来武装自己。
新型舰艇传承隐身
新加坡海军大多数时间的主要任务是在经济水域和马六甲海峡范围的公海进行巡逻,执行维持航路秩序、反海盗等低烈度任务。目前,新加坡海军的主力巡逻舰艇是20世纪90年代陆续服役的12艘“无畏”级巡逻艇,排水量只有500吨。因此,新加坡海军决定借鉴美国海军濒海战斗舰的设计理念,计划建造“独立”级濒海任务舰替换目前不敷使用的巡逻艇。“独立”级濒海任务舰仍采用相对保守的传统单体舰型设计,外形简洁流畅,极富现代感。传承水面舰艇对于隐身性的要求,该级舰对雷达隐身性能要求近乎苛刻,较之功能相近的法国“花月”级,“追风”级的雷达隐身性能可谓空前提高,加之尺寸和吨位较小,雷达隐身性能更好。
两栖舰船超越历史
新加坡虽然国家很小,但是对于两栖舰船的需求却更加渴望,用“小国巨舰”概述一点也不为过。在其新一级的两栖舰船中,最引人瞩目的就是“坚韧160”型两栖攻击舰,该舰排水量超过1万吨,甲板上设有5个直升机起降点,可同时供5架直升机进行起降作业,或2架短距/垂直起降战斗机同时使用。虽然还未达到世界主流两栖攻击舰排水量在2万吨左右的规模,但对于新加坡海军来说,这将极大提高其两栖攻击能力和远海兵力投送能力。这级两栖攻击舰的服役,基本上可以满足搭载800人左右作战人员执行两栖登陆作战,将解决新加坡海军旅级规模的投送能力。它既是一个海上运输母舰,也是一个两栖作战部队的海上基地,能担任两栖突击、维和行动、人道主义救援、撤侨和难民安置等多重任务。
AIP潜艇紧跟潮流
2013年,新加坡决定采购两艘潜艇,要求两艘潜艇2020年左右建成,用于取代新加坡海军现役“挑战者”级潜艇。在随后的竞标中,德国竞标方击败新加坡海军的老牌供应商瑞典考库姆造船厂,赢得了该合同。德国承包商为新加坡海军量身定制的潜艇为218SG型,排水量将比新加坡海军现役潜艇都大,水上排水量达到2000吨。值得一提的是在动力上,该级潜艇标配不依赖空气的动力装置(AIP),并使用X形尾舵。218SG型潜艇外形平滑光顺,流体性能佳,可减少主/被动呐纳探测时的反射面积,从而增加了潜艇的隐身性能。在作战应用上,该级艇能攻击水面目标,又能攻击水下潜艇,还能执行布雷、情报、监视和侦察等多种任务,综合作战能力较强,对加强和提高新加坡海军潜艇部队作战能力作用突出。
2020年左右将是新加坡海军新装备形成战斗力的元年。届时,新加坡海军将以两栖攻击群的舰队力量游弋于马六甲海峡之间,隐身护卫舰、濒海任务舰、两栖攻击舰、AIP潜艇这些先进装备,将使得新加坡拥有名副其实的第三代海军,这将对东南亚乃至世界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