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更路簿》的更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6-08-18 11:09:06 

开栏的话

  1991年~1993年,本报曾以海洋文化为主题,开设《中国海洋文化论坛》专栏,这是我国最早开展海洋文化研究的一个栏目。之后,我们一直没有停止对海洋文化的关注与研究。21世纪被称作海洋世纪,海洋文化逐渐成为一门“显学”,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今起,本版特开设《更路簿》专栏,仍将以海洋文化为主题,为海洋文化的研究、宣传和传播鼓与呼。同时也希望社会各界关心、热爱海洋文化的读者踊跃投稿,共同办好这个栏目。

  《更路簿》是最近几年来在南海维权斗争出现频度极高的热词,同时又是一个十分生僻的专业名词,第一期我们就从读懂《更路簿》开始,与大家一起探讨我国博大精深的海洋文化。

■刘义杰

  直到上世纪80年代,我国海南岛渔民前往南海三沙海域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仍然使用一种极具特色的航海指南工具书——《更路簿》导航。《更路簿》是海南岛渔民在南海航行的经验积累,它经过历代渔民不断补充、修订、更正后形成。凭借《更路簿》的引导,海南岛渔民自古以来就在我国的三沙海域纵横驰骋,畅通无阻。海南岛渔民使用的这种航海指南工具书与我国其他海区航海家使用的被称作《针路簿》的工具书一脉相承,都是航海指南,历史上被统称为“海道针经”。

  为何海南岛渔民使用的航海指南工具书被称作《更路簿》?这得从我国航海历史中如何使用“更”作为计量单位讲起。在航海罗盘未发明之前,我国古代航海的时间是以月和日为计时单位,甚至以年为计。大约到北宋中后期即11世纪后期,指南针被应用到航海中来,有了航海罗盘,从此进入计量航海时期,原来用来计时的单位“更”被引入到航海实践中来,成为一种既计时也计程的时空复合单位。

  我国自古就有“海道不可以里计”的说法,即航海的远近与陆地的行程不同,不是用“里”而是用“更”来计量。在历史文献中,最早提到以“更”作为航海计量单位的,是曾经跟随郑和下西洋的巩珍,他在《西洋番国志》中描述航海时提到:“浮针于水,指向行舟,经月累旬,昼夜不止。海中之山屿,形状不一,但见于前,或在左右,视为准则,转向而往。要在更数起止,计算无差,必达其所。”他指出航海中“更数”是达成航海目的的重要指标。这种“更数”出现在郑和七下西洋时用过的《郑和航海图》中,图中第一段针路是这样的:“宝山,用辛酉针,三更船,过吴淞江到太仓港口,系船。”这是郑和船队在长江口江段的航行指南,这里的“三更船”,就是巩珍所说的“更数”。三更”既指宝山到太仓所需的航海时间,也指这两地间的航行距离。

  那航海家是如何度量“更”的呢?明朝万历年间张燮撰写的《东西洋考》中说:“如欲度道里远近多少,准一昼夜风利所至为十更。”原来,航海家是将一昼夜分为十更,这就与传统的将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的计时法不同,倒是与将一夜为五更的划分法相近,只是将白天也按五更计算了。更被引入航海中及时兼及计程,可能与航海罗盘的使用有一定的关系。那每更的时间有多长呢?清初的文献记载“更也者,一日一夜定为十更,以焚香几枝为度。”到清中期以后,就改用沙漏来计量更的长短了,“行舟者以瓷为更漏筒,如酒壶状;中实细沙,悬之。沙从筒眼渗出,复以一筒承之;上筒沙尽、下洞沙满,则上下更换,谓之一更”,这样就有了一个相对精确的计时方法,每更约等于2.4小时。

  “更”还是一个长度单位,上面所说的“三更船”,也指宝山到吴淞口之间的航行距离。一更有多长呢?有很多互有争议的说法,明代的海道针经《顺风相送》中有《行船更数法》,它对“更”的定义最具代表性:“凡行船,先看风汛急慢,流水顺逆。可明其法则。将片柴从船头丢下,与人齐到船艉,可准更数。每一更二点半,约有一站,每站者计60里。如遇风,船走,潮水却向潮头涨来,此系是逆流。柴片虽丢顺水流向,后来必紧,不可使作船走议论。古云先看风汛急慢、流水顺逆。不可不明其法。”按此说法,每更合60里,这与我国古代驿站间的距离相同。但同时指出,这只是一个约数,具体每更的里数多少,要看航行时的风向和海流的情况作出判断。“船在大洋,风潮有顺逆,行使有迟速,水程难辨”,因此,测更时便有“合更”过更”“半更”“大半更”“不及更”和“不上更”等结果,得出的航程也就不尽相同。即便是同一种船型,同样的吨位,同一时间航行在相同的海区,也会因为航行者操控能力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结果。更何况,随着造船技术和航海能力的提高,船舶的航速也会与时俱进,因此,关于每更航程的多少,从来就没有一致过,有40多里、60里到100多里的说法。因此,每更的长短不能一概而论,随着时空的变化而变化。

  我们回到《更路簿》再来看“更”,目前已知的30多种海南岛渔民使用的《更路簿》中,航时与航程的计量单位都是用“更”为单位的,作为航海指南工具书中主要的导航元素之一,“更”具有重大的意义,所以海南渔民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航海指南也就多以《更路簿》为名称了。以吴淑茂《更路簿》为例(如图),图中“东海更路”是从海南岛潭门港等港口起航前往西沙群岛及西沙群岛间的航海指南。其中一条针路是“大潭到干豆,壬丙、己亥对,十二更收”,“大潭”即今海南岛的潭门港,“干豆”是海南岛渔民对西沙群岛中“北礁”的传统称法,“十二更”是潭门港到北礁的航行距离和所需时间。在海南岛渔民中,也是将一昼夜分成10更,但对每更的长度多少与其他海区的渔民一样,也有不同的说法。一般认为每更约合40里左右。据此,“十二更”意味着潭门港到北礁需要航行一天半的时间。“十二更”约500里,以现在的地图测算,潭门港与北礁间的直线距离差不多如此。为何海南岛渔民的更数取最低值,是因为他们的渔船要比远洋商贸船小,航速较低,用时稍长些。

  了解《更路簿》,进而读懂它,了解它的价值,首先需要我们读懂“更”,故以它作为本专栏的开篇。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