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卫星海洋应用的里程碑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6-08-11 11:20:26 

■本报评论员

  2016810655分,以海洋应用为主的高分三号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随着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划过清晨的星空,在天穹之上,又增添了一颗光彩夺目的“中国星”。

  高分三号卫星工程是我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中首批启动的项目之一。高分三号卫星是我国首颗C频段多极化高分辨率微波遥感卫星,具有高分辨率、大成像幅宽、高定量精度、多成像模式、长寿命运行等突出特点,能够全天候、全天时实现全球海洋和陆地信息的监视监测,其综合技术指标已达到或超过国际同类卫星水平。高分三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是我国航天科技的又一重大创新成果,意味着我国遥感卫星研制应用的新突破,也意味着我国卫星海洋应用事业一个新的里程碑,对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实施海洋强国战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我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有辽阔的海疆和300万平方公里主张管辖的海域,有如同海上明珠般的众多岛屿岛礁。海洋资源开发、海洋权益维护和海上丝绸之路开拓的任务十分艰巨,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面临日趋复杂的外部环境。毫无疑问,无论是为了海洋经济发展、海洋防灾减灾及应对海上安全救援和海上重大环境事件的需要,还是为了向更远更深的海洋开拓进军;无论是为了在海洋资源开发中争夺竞争优势,还是为了在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海洋权益时防范那些潜在的威胁,都需要卫星等高技术手段的有力支撑,提供更精准更可靠更及时的海洋监测数据和信息。而高分三号卫星的成功发射与投入使用,尤其是高分三号卫星那能够穿云破雾观沧海的先进监测能力,将使海洋人眼更明,耳更聪,心中更有底,知己知彼,在海洋事业的发展中掌握更多的主动权。

  如今,我国海洋卫星事业经过多年的奋斗发展,初步实现了从试验应用型向业务服务型的跨越,正在向业务化、国际化、全面化发展。“四站一中心”的海洋卫星地面系统格局,包括海洋水色、海洋动力环境与海洋监视监测3个系列卫星的我国海洋卫星体系已初步形成。卫星数据产品覆盖多种要素,为海洋预报、海洋环境监测、海洋防灾减灾、海洋权益维护和海洋调查等提供了多方位的信息支撑,成为建立全球海洋观测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对中国海洋事业而言,从2002年发射我国第一颗海洋水色卫星,到今天高分三号卫星成功发射,每一个新高度都是一个新起点。随着海洋事业的蓬勃发展,对海洋卫星的应用需求越来越强烈,海洋卫星事业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而作为一颗以海洋应用为主的SAR卫星,高分三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必将对海洋事业产生极大的促进和激励作用。

  前不久,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在调研高分三号卫星研制进展情况时表示,“十三五”时期是海洋事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国家海洋局将在航天科技集团等有关单位的支持帮助下,建立健全长期、连续、稳定运行的海洋卫星遥感应用体系,提升海洋卫星应用能力和水平,不断拓展海洋卫星资料的应用领域,服务海洋强国建设。

  “海天互动”,海阔天空。我们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关怀下,在有关部门及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海洋人将加倍努力,履职尽责,为建设海洋强国交出一份出色的成绩单,写下新的精彩。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