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沧桑打铁街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6-08-09 11:00:22 

曾经百业兴盛的打铁街

■黄辉全

  位于福建省东山岛铜山古城外的打铁街,形成于明朝中叶,兴盛于清嘉庆至民国时期,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是东山岛最具代表的传统手工百业街和航海老街。年过八旬的张振钟老师傅是打铁街土生土长的桨橹棍制造行家,他对这条街上的老作坊、老字号如数家珍。据他介绍,明清时期打铁街共有75家打铁铺,著名的老字号有“广利光”“益发”“合利”“全利”“老盛利”以及“老协利”等,声名饮誉闽粤一带。

  鳞次栉比的店铺,汇集了渔具渔需、苎麻绳索、金属制品加工、金银首饰加工、粮食加工、酒肆饮食等20余种行业,产品达数百种,打铁街逐渐形成一条“百工鳞集”“机杼炉锤”的手工业店街。此外,还有画坊、货栈、外国公司总代理等商业形态。据张振钟回忆,那时的街道两旁挂满了商幌,街市行人摩肩接踵,士农工商汇聚于此,打铁街渐渐发展成铜山(今东山)最著名、最繁华的以服务航海、渔业生产为主的渔具渔需业制造和商贸街。以制作桨橹为主的老字号“芳成”号,仅桨橹、钩头(滑轮)、船锚等渔业生产用具就多达600多种。“芳成”号独创的桨橹棍等渔具渔需产品,技艺精湛,代代相传,成为当时誉满浙江舟山、闽南、粤东一带的知名品牌,产品供不应求。

  海运的发展,带动了东山传统的手工制造业、商业走向国际贸易,私营经济迅速发展,老字号“纺洋紧”畅销南洋诸国,“福成”商行经营外国大米,“义和”商行经营南北行兼代办去南洋谋生的客运业务,“鼎盛兴”为美国一家公司的代办……

  西门澳自古以来,与台湾、香港、东南亚各地通航通商,设四铺、驻铺兵,保卫海商贸易。明代郑成功收复台湾,许多战船就在铜山港建造,打铁街为战船的建造、维修提供了大量的船锚、铁件以及桨橹。晚清时期,铜山港已成为重要的航运中心,商行竞立,商贾云集,呈现出一派繁华景象。铜山商家建造百余艘商船,劈波斩浪,驰骋于东南亚一带进行易货交易。来往的旅客和南北商贾都把这里称作是上海的“十六铺”,把打铁街誉为“上海的南京路”。

  民国时期,东山海运商贸再度兴盛,成为传播现代文明和引进先进科技文化的一个窗口。抗战胜利后,海外电汽货轮来港锚泊与日俱增,东山港对台对外通商贸易进入一个新时期,殷商富户相继建造电汽轮船,从事海上客运经营,常年航行于台湾、东山、广东汕头航线一带。

  浓缩了数百年商业历史的打铁街,如同一位世纪老人,见证了东山历史的风雨沧桑。随着时间的推移,曾经的繁华景象早已不见,只留下一些商贸遗迹、古民居和老街格局,如今徜徉在这条长约千米的古街道,依稀能从岁月的斑驳痕迹感受到古街历史的凝重。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