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一号”再探中印度洋海盆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6-06-20 14:45:30 

重力取样器成功回收至后甲板。 杨任屹

  本报讯 当地时间6166时,正在执行中国大洋39航次第五航段任务的“大洋一号”船,在中印度洋海盆作业区首次进行重力取样器作业。科考队员在海风7级、浪高4米的恶劣海况下连夜奋战,成功从4759米的深海海盆获得长度为2.85米的柱状沉积物样品。

  据航段首席科学家石学法介绍,此次获得的首个柱状沉积物样品主要为具有强粘性的深褐色深海粘土。根据现场观察和涂片鉴定,初步确认该柱样与中国大洋34航次第五航段发现的富稀土沉积物类型一致,或具有较高的稀土资源潜力,具体结果要等样品测试分析出来后才能确定。

  稀土元素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各个领域,被称为“工业味精”。尽管我国是稀土生产大国,但从全球范围来看,陆地稀土储量正急剧萎缩,急需寻找新型稀土资源。而很多深海沉积物中稀土含量较高,这也暗示着深海海底可能成为稀土资源的潜在产区。目前已经有科学家提出,深海稀土将是继多金属结核、富钴结壳和热液硫化物之后的第四种海底新资源。

  据悉,本航段计划将完成13个站位的地质取样、环境观测以及地球物理调查工作。调查装备包括重力取样器、箱式取样器、温盐深仪(CTD)和大体积过滤器等。科考队员将通过对获取的沉积物样品现场分析,并结合海水、生态、地球物理等调查结果,从而对中印度洋海盆区域的富稀土沉积进行更全面的科学考察。此前,中国大洋34航次第五航段首次在中印度洋海盆区域发现了大面积富稀土沉积物,本航段是继大洋34航次后我国第二次对中印度洋海盆富稀土沉积进行科学考察。 (汪虹敏)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