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一号”在西南印度洋首次获取多金属硫化物岩芯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6-02-23 10:53:12 

本报讯(特派记者 陈君怡)当地时间219日晚,正在执行中国大洋第39航次第二航段任务的“大洋一号”船传来捷报,中深孔岩芯取样钻机完成在西南印度洋玉皇热液区第二站位的作业任务,获取我国首段深海多金属硫化物岩芯。

此次作业钻取深度为7.6米,为历史最深。获取的岩芯总长2.7米,其中上层沉积物40厘米、块状硫化物2.3米。地质组组长吕士辉告诉中国海洋报记者,按照现有的数据推测,该站位的硫化物矿体深度至少为7.2米。

中深孔岩心取样钻机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用于深海海底矿产资源勘探的钻探取心专用设备。据航次首席科学家李怀明介绍,该钻机在大洋科考中的应用是为了取得热液区深层硫化物岩芯样品,了解热液区硫化物的空间分布和品位,为进行硫化物资源评价提供依据,并提高对热液成矿系统的认识。由于洋中脊热液区的地形起伏大、底质条件比较复杂,加上国内的钻机技术依旧处于试验应用阶段,钻机技术距离成熟还有一段距离,因此钻取完整的岩芯并不容易。

为了圆满完成作业任务,科考人员在站位的选取上做了大量工作。结果证明,钻机设备整体性能比较稳定。取样的成功,将有利于获取更全面的样品和数据,对我国更好地履行西南印度洋硫化物勘探合同具有推动作用。

据悉,按照计划,大洋科考将使用钻机获取更多完整的岩芯样品,并对西南印度洋合同区硫化物进行资源评价。

上图 中深钻出水。 陈君怡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