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特派记者 崔鲸涛
对于长期在茫茫大海上的人们来说,最渴望的是什么?在海上漂泊了一个半月的中国大洋第40航次的科考队员一定会给出这样的答案:网络、大地、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1月29日傍晚,“向阳红10”船抵达毛里求斯路易港,圆满完成其大洋处女航,我与队友们终于踏上了久违的大地,感受渴望已久的“脚踏实地”的感觉。
信息时代,对于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人来说,少吃顿饭可以,但网是绝不能断的。在远离大陆的海上,队员们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告别了网络,脱离了朋友圈,没有了海量资讯的轰炸,虽然简单,但也异常枯燥。在国内利用率最高的手机,在船上几乎没有了“用武之地”。
“向阳红10”船距离目的地越来越近,远处隐约可以看到毛里求斯岛上的山脉。不经意间,手机有了信号,这让已经开通国际漫游的队员激动不已。大家赶紧跑到信号较好的甲板上,给家人打个电话报个平安。
船停靠码头,船舶代理带来了电话卡,每位队员一套。开通电话、订购上网套餐、调整手机设置,大家忙得不亦乐乎,上微博微信、刷刷朋友圈、看看新闻和股市行情,每个人都成了低头族。队员之间也相互添加微信好友,在新建的科考群里抢红包、发段子,大家笑成一片。
靠港后,队员们做的第一件事还不是上网,而是下船在码头上接地气。45天的海上生活,也就只有在通过赤道无风带期间船才相对平稳一些,而摇晃则是船上生活的主旋律,晕船更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考验。
队员朱心科可是晕船“标杆”人物,他若不见踪影,那一定是海况较差,他晕在床上;他若现身,一定是海况好转了。双脚一踏上地面,朱心科却纳起闷来,“怎么感觉还是有点晃啊,这不会就是传说中的晕陆地吧。”但回归大地的感觉还是让大家兴奋不已,很多人在不大的码头上来回走了好几趟,一边说笑一边感叹:“脚踏实地的感觉真好!”
就吃的而言,队员们最大的念想莫过于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了。由于没有办法长时间保存,早在出航10天左右,船上就基本见不到绿叶菜了,只剩下土豆、萝卜。时间一长,不少队员嘴上起了泡,脸上长了痘,就盼着靠港后可以大快朵颐。
靠港期间,“向阳红10”船将进行油料、淡水、生活物资的补给和部分队员的轮换。2月1日,将与正在执行中国大洋第39航次科考任务的“大洋一号”船在路易港“会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