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跻身大型国际研究计划显实力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6-01-29 11:21:18 

本报讯 127日,英国《自然》杂志在线发表了由18个国家27位作者共同署名的综述文章《全球Argo海洋观测15年》,全面回顾了国际Argo(实时地转海洋学观测阵)计划实施15年来取得的成果,并展望未来Argo海洋观测及其资料应用研究的广阔前景。

据悉,在来自美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27位作者中,包括目前担任国际Argo指导组成员和中国Argo计划首席科学家的中国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许建平。

许建平表示,中国是第9个加入国际Argo计划的国家,也是9个有能力向全球Argo资料中心实时上传观测资料的国家之一。截至2015年年底,中国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等海域累计布放了350多个Argo剖面浮标,目前仍有170多个在海上正常工作,在30多个有能力布放浮标的国家中居第五位。经过不懈努力,我国不仅在大型国际海洋合作调查研究计划中占得一席之地,也为中国科学家赢得了同步共享全球Argo海洋观测资料的难得机遇。

文章称,经过15年努力,世界各国的科学家已经建立起一个由3000Argo剖面浮标”组成的全球海洋观测网,可广泛收集全球无冰覆盖的深海大洋上从海面到2000米深层的海水温度和盐度资料,并免费提供给世界各国科学家研究和应用。

无条件开放的Argo数据极大激发了各国科学家的热情,他们积极探索海洋内部状态,深入了解海洋如何影响全球气候,悉心研究发展海洋模式,提高天气、气候和海洋预测预报准确度,并在海洋、气象、渔业、交通等众多领域的基础研究和业务化应用中取得了一大批创新性成果。

目前,随着剖面浮标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国际Argo计划正在从全球无冰覆盖的大洋向着两极季节性冰区、深海、边缘海和西边界流海域以及生物地球化学等领域拓展,并将最终建成一个至少由4000Argo剖面浮标组成的覆盖水域更深厚、涉及领域更宽广、观测时域更长远的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海洋观测网。

统计数据显示,1998年以来,近40个国家的科学家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的与Argo有关的研究论文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已超过2300篇。中国累计发表310篇,仅次于美国的680篇,排名全球第二。 (孙朝辉)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