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崔鲸涛 朱彧)
王飞在航前动员会上强调,本航次是我国履行“西南印度洋多金属硫化物勘探合同”规划第一个5年任务收官和第二个5年任务开篇的关键航次,全体大洋工作者要在认真履行已签订勘探合同义务的同时,做好安全保障工作,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团结协作、同舟共济,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圆满完成航次各项任务,为和平利用国际海底资源做出应有的贡献。
起航现场,“向阳红10”船盛装待发,王飞向航次首席科学家授科考队队旗。随后,经“向阳红10”船船长请示,王飞宣布起航。
中国大洋第40航次西南印度洋段考察主要工作区域在多金属硫化物合同区,计划时间170天,航程约1.3万海里,分4个航段执行,预计2016年6月结束该段调查任务。按照中国与国际海底管理局签订的多金属硫化物勘探合同,本航次主要任务是切实履行西南印度洋多金属硫化物勘探合同,对多金属硫化物进行合同区勘探,兼顾环境基线和生物多样性等调查。
据悉,由我国自主研发的4500米级深海资源自主勘察系统“潜龙二号”和6000米无人无缆潜水器“潜龙一号”将在本航次开启在多金属硫化物调查任务中的新征程,这将是国产自主勘查系统走向应用的重要步骤。
执行本航次任务的“向阳红10”科学考察船是首次执行国际远洋长航次。该船由海洋二所和浙江太和航运有限公司合作建造,是我国首艘由民营资本与国家资金共建的远洋科考船,开启了海洋事业的“混合经济”新模式。
中国海洋报特派记者崔鲸涛将随船采访报道第一航段科考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