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丹心勘寰海——追忆著名海洋地质学家、中国海洋沉积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秦蕴珊院士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5-12-23 11:36:24 

201511221523分,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秦蕴珊在青岛逝世,享年82岁。

在瀚海大洋里奋斗60余年,秦蕴珊院士的人生轨迹也如大海般波浪起伏。追忆他的一生,一直秉承“科技报国、创新为民”的价值理念,不断探究真理、敢于实践、学风严谨、创新务实。在科教生涯中团结同道,不遗余力的提携后学。他把毕生心血献给了祖国的海洋科学事业,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学习的楷模。

本报记者 王晶

笃志海洋

为中国海洋地质学研究奠定基础

秦蕴珊祖籍山东,19336月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1952年春天,即将中学毕业,年仅18岁的秦蕴珊在与同学们谈论报考大学志向时,出乎预料地说:“我想报考地质学院,祖国地大物博,各地名山大川都可以到处走走、到处看看。”

19539月,秦蕴珊如愿跨入了北京地质学院的校门。大学四年,他孜孜以求、刻苦读书,不仅系统掌握了地质科学知识,3个月的实习,让他尝到了地质工作的艰辛:柴达木地处沙漠,水贵如油,三个月里没有洗过脸。但为祖国找石油、找矿藏的强烈责任感,使秦蕴珊面对这些艰苦全然不顾。

因为学业勤奋、思想进步,19561月,秦蕴珊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毕业时,他服从组织分配。19569月,他作为新中国北京地质学院首批毕业生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报到。从此,中国海洋地质研究领域添了一名新兵,中国海洋沉积学多了一位开拓者。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国防事业的需求,在原国家科委海洋组的组织和指导下,1958年~1960年开展了全国海洋普查,全国涉海单位共投入数百人参加了这项规模空前的海洋调查。当时年仅26岁的秦蕴珊被任命为海洋地质、地貌组组长,他和同事从南到北,调查的足迹踏遍了渤海、黄海、东海和北部湾,发表的许多论文和专著,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较大影响,为中国海洋地质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文革”期间,秦蕴珊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隔离审查,他没有因此而消沉。1956年~1958年,秦蕴珊和其他同事一起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海洋地质实验室与资料库,为中国海洋地质学研究的起步打下基础,并填补了我国这一学科空白。

成绩斐然

为海洋科研做出突出贡献

为海底勘探提供宝贵资料 在海底灾害地质与工程地质研究方面,秦蕴珊做出了突出贡献。上世纪60年代初期,渤海的海底油气勘探工作迅速开展,钻井的前期工程交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承担。19643月~6月,秦蕴珊带队在渤海湾海域进行了长达3个月的工程钻探工作,开展了土力学等室内的各项分析,这些资料为“海一井”和“海二井”的顺利钻探提供宝贵的前期工程资料。

秦蕴珊在我国最早推出和建立了陆架的沉积模式,还应用大量的实测资料编绘了我国首幅完整的陆架沉积类型分布图。上世纪60年代前,我国还没有用自己的调查资料编绘大陆架海域的海底地形地貌和沉积类型分布图。秦蕴珊根据我国调查船进行的海上调查与室内分析资料,并参考国外资料编绘了我国第一幅大陆架沉积类型图。在70年代末,又编绘了比例尺略大的东海沉积类型分布图,这些图清晰地展现了我国海域的海底沉积物的分布,被国内外同行广泛引用。

推陈出新重塑学术 秦蕴珊最早在国内开展细颗粒物质的搬运和扩散研究。他通过研究证明,现代河流入海物质对陆架的扩散范围,特别是强影响区完全限制在有限的地貌单元内,黄河入海物质最大也只能到达山东半岛的石岛外海海域,不会大量外溢。他还论证了韩国西岸浅海软泥沉积的来源与现代黄河无关,而是再搬运再沉积的结果。

秦蕴珊研究长江口水下三角洲的发育历史,积极推动和参加了长江口水下三角洲晚第四纪的钻探工作。上世纪70年代末开展的这次调查,勾画出长江入海物质的扩散方向和相对的强度,充分证明长江口水下三角洲的软泥区和闽浙沿岸海底的大片软泥区其物源主要来自长江。

率先开展多项研究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秦蕴珊率先发现和研究了海底黄土和大洋“类黄土”沉积,推动了海洋风成沉积作用的研究,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他还率先对特殊单元——冲绳海槽的浊流沉积、火山沉积进行了研究,揭示和发现了事件沉积的存在,强调要重视火山沉积(含热液活动)和浊流沉积作用。他还在沉积作用于海平面变迁研究方面取得突出成就。根据多年来沉积地质的资料,他把大陆架的环境变化及其对陆架沉积的影响划分为四个阶段,这个“四段论”,是对中国浅海沉积作用研究的小结。

参加20多个航次的海上调查 秦蕴珊特别重视海上调查技术的建立,他参加海上调查累计有20多个航次,几乎跑遍了除台湾海峡以外的全部大陆架海域。他是最熟悉我国陆架区海底沉积分布状况的科学家之一,为我国建立完整的海洋地质与沉积学海上调查技术做出了重要贡献。

进入21世纪以来,秦蕴珊积极倡导开展深海大洋的地质工作,特别是开展深海极端环境与生命过程的研究。

国际眼光

推动中国海洋科学与国际接轨

秦蕴珊常说:“科学是没有国界的,许多研究都是通过国际间的合作完成的。”

1978年,秦蕴珊作为中国海洋科学代表团成员访问美国,一个月的出访使他深深感到中国的海洋科学发展与美国的距离,必须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动中国的海洋科学发展达到国际水平。

1983年在与美国的3个单位合作进行“黄海沉积动力学”研究中,秦蕴珊担任首席科学家,与美国Woods Hole海洋研究所联合开展了为期三年的“南黄海海洋沉积动力学”的合作调查研究。合作中美方提供了一整套海底浅层地质结构的探测设备,秦蕴珊课题组引进了浅层剖面仪、旁侧声呐以及脉冲地层探测仪等先进设备,这些仪器设备的投入使用,提高了海底灾害地质调查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1989年~1992年,秦蕴珊作为首席科学家承担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资助的海南岛南部的灾害地质与工程地质的调查研究工作,取得了满意的成果。

1989年,在中、韩两国尚无外交关系的情况下,应韩国仁和大学的邀请,秦蕴珊应邀去汉城(现首尔)和仁川进行学术交流。1991年在仁川召开第一届国际黄海海洋科学学术谈论会,秦蕴珊带领50余人组成的中国海洋科学代表团乘坐中国调查船“科学一号”前往韩国参加了学术会议。在秦蕴珊的推动下,中韩两国积极开展海洋科学合作研究。在第三届黄海海洋科学研讨会上,秦蕴珊被韩国仁荷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位。

在之后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中,总能见到满头白发的秦蕴珊。他先后到美国、加拿大、英国、挪威、意大利、澳大利亚、俄罗斯、荷兰、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十多个国家进行学术交流与讲学,在国际上产生了较大影响。

2015512,第八届国际黄东海海洋科学研讨会在青岛召开,该研讨会是秦蕴珊担任中科院海洋所所长时和国际知名海洋生物学家、韩国仁荷大学海洋科学技术研究所前所长Yong Chul LEE教授等共同发起的学术会议,每3年举办一届,是黄东海海洋科学基础研究水平最高、内容最广的学术会议。

培养人才

提携后学甘做铺路石

回想走过的坎坷之路,那些与秦蕴珊共同奋斗的同事们让他念念不忘。每当谈起他们,秦蕴珊总是说:“我之所以会取得成功,因为我有一个特别能战斗的攻关集体。”

秦蕴珊常说,缺乏技术力量和装备是搞不好海洋地质工作的,只有装备而没有掌握这些技术的优秀人才同样也会前功尽弃。

早在改革开放之初,他就大力倡导“要有铺路石的精神,把选拔新秀、提携后生作为己任。”秦蕴珊强调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对他们可以吃小灶”“应采取一些特殊的政策”,这些思想和理念,在他担任领导职务期间都有所贯彻和实施。

尽管科研工作繁忙,秦蕴珊始终坚持培养和指导研究生,先后为国家培养了20多名海洋科学博士。这些崭露头角的年轻人成为新时期学术带头人,有的承担完成了国家“八五”攻关重大课题,并在国家“九五”攻关项目中担任重要角色,也有的年轻人在国外继续深造。

家庭美满

伉俪情深比翼双飞

院士在一般人眼里,都是埋头做学问的人,单调古板不懂生活,但秦蕴珊不一样。

1962年,秦蕴珊的同窗、未婚妻陈丽蓉从苏联列宁格勒大学地质系获得副博士学位后,回到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工作。年底他们在北京举行了婚礼。从此,夫妇俩携手奋战在海洋地质战线。共同的事业,他们相互支持与合作;共同的生活,他们和谐分工与协作,他们夫妇是海洋研究所少有的双博士生导师。

秦蕴珊在谈到事业上互相支持与合作时,也总是谈到家庭的合作,“她不会骑自行车,这么多年来一直是我买菜,她做饭……”。

201361,是秦蕴珊80岁生日,一本《我的工作、我的家》纪念画册呈现在大家面前。卷首语“妻子陈丽蓉是同行,我们共有2个儿子、3个孙子和1个孙女,过的是自由、独立、怡静而又惬意的小日子……”短短几句,娓娓道出秦蕴珊平淡又幸福的家庭生活。

人物简介

秦蕴珊,男,汉族,193361出生,山东莱州人,中国共产党党员。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生前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六、第七届理事长、名誉理事长。曾任中国海洋研究委员会主席,国际第四纪委员会海岸线分会亚太区副主席,国际黄海研究协会主席,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第四任党委书记,第四任、第五任所长。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