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天后古庙:传播妈祖文化 弘扬妈祖精神 撒播慈善爱心

来源:   发布时间:2015-12-23 11:43:43 

在龙东社区,名气最大的恐怕就是龙岗天后古庙。该庙位于龙东社区源盛居民小组,有近200年的历史,是传承千年妈祖文化的重要平台。在这里,有妈祖义工队,有妈祖大学堂。如果你赶上中午时分到达古庙,一旁的“默德斋堂”有免费的斋饭供你享用。

资料图:龙岗天后古庙

在深圳市龙岗区龙东社区,名气最大的恐怕就是龙岗天后古庙。该庙位于龙东社区源盛居民小组,有近200年的历史,是传承千年妈祖文化的重要平台。在这里,有妈祖义工队,有妈祖大学堂。如果你赶上中午时分到达古庙,一旁的“默德斋堂”有免费的斋饭供你享用。

妈祖被奉为 “海上和平女神”

记者来到天后古庙,一进门就看到8根盘龙大柱顶天立地,高大的妈祖雕像慈祥肃穆。妈祖殿仿唐代古建筑木结构设计,同样八根盘龙大柱顶天立地,撑着妈祖宫,著名的潮州工艺雕刻在这里表现出另一番风味。精雕细琢的浮雕,栩栩如生的彩绘,无一不展示着妈祖千年文化的传承。

今年50岁的黄庆雄是天后古庙负责人之一,从1993年接触妈祖文化后,便投身于慈善公益中。他告诉记者,龙岗街道龙东社区一些居民信奉天后圣母为 福神与保护神,融合了当地文化,衍生了独具特色的龙岗天后文化和习俗。由于年久失修,龙岗天后宫在上世纪90年代仅存残墙断瓦,原有的建筑物几近毁灭。 2006年,经过扩建后的妈祖庙一共有3层,占地面积650平方米。

妈祖被奉为“海上和平女神”。妈祖祭典形成于宋代,每年2次的春秋祭祀大典是妈祖的诞辰和妈祖升天日。那一天,龙东居民聚集在一起,打着潮州鼓,唱着潮州戏,进行盛大的祭典。

几年如一日坚持行善助困

天后古庙作为传承“爱国爱家”、“扶贫济困”、爱老敬老”的千年妈祖文化的重要载体,2012年1月1日,组建成立了一支以妈祖命名的妈祖义工队。 据黄庆雄介绍,义工队成员来自深圳、惠州、东莞等地企业、经商或务工人员、退休人员等社会各界人士,目前,义工队有七十多人,年纪最大的有八十多岁。“虽 然规定必须年满18岁才能成为义工队成员,但是也有十来岁的小孩跟着父母一起做慈善。”黄庆雄说。

“按着‘结缘行善’的宗旨,弘扬天后妈祖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如今,‘中秋敬老爱幼节’、‘农历七月扶贫助残节’已成为妈祖庙的两大特色慈善品牌。”据担任天后古庙顾问的陈永腾介绍,近几年来,义工队出资出力,投身慈善公益,扶贫助困,赈灾救助等义务服务。

据介绍,腾出天后宫底层作为小区老人文化活动中心,提供活动器械、民间传统音乐设备,成立潮汕民间音乐组,组织辖区老人参加文娱活动;每年中秋节及 春节,组织妈祖义工队到福利中心、孤儿院、养老院等进行慰问;发放“慈善大米”。每年的农历7月,妈祖庙都会向龙东社区的老人、孤儿、低保户发放“慈善大 米”。

义工队几年如一日坚持行善,对陈永腾来说,最有感触的是2011年去横岗敬老院那次。“当天因为一些事情,到敬老院迟到了半个小时。到敬老院后,一个90岁及104岁的老人家一直守在门口,义工队不来,他们就不吃饭。”这件事至今让陈永腾记忆犹新。

近5年来,龙岗妈祖义工队共向灾区、小区福利中心、孤儿院、养老院、学校、孤寡老人等发放善款近100万元、大米20万公斤,面制品3300件,健康饮料1300箱。

免费斋饭接济四方

在妈祖庙旁边的“默德斋堂”,无论你是善众还是路客,只要你进到默德斋堂,你都能吃到其提供的免费斋菜饭食。

据“默德斋堂”的人员介绍,每天早上6点多就到这里,然后就去买菜洗菜。平日里,会准备50多人的饭菜,大伙就吃“流水席”。如果到每年的祭祀活动,就会有上万人前来吃饭,这时,附近的烧菜好手都会来帮忙,很热闹。

对于食材的费用从哪来,陈永腾向记者介绍,一直以来,周边的居民都把古庙当作祈福的好去处,古庙也在不断做慈善活动,很多市民愿意捐助。一般春秋两 季及扶贫助残期间,一些企业家就会自发性捐资捐物,这些钱就成了“默德斋堂”日常开销的主要来源,可以说是大家的爱心使这项慈善活动得以延续。(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