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军港,你最大的期望是什么?

来源:中国国防报·军事特刊   发布时间:2015-12-23 11:55:22 

走进军港,你最大的期望是什么?我们可以看海看舰看海军,从枪炮导弹聊到红色基因。

导弹驱逐舰遵义舰,导弹护卫舰黄冈舰,轻型护卫舰泉州舰,这三艘军舰不论新旧,都和过去有着或深或浅的联系,登上军舰,就得聊聊人民海军的那些故事。

遵义舰:老舰的坚守

初上遵义舰,闻到淡淡的油漆味,上下的楼梯很窄,踩上去嘎吱作响,后面的人不断提醒:“注意脑袋,注意安全。”

会议室比较低矮,空间小,桌椅有些年头了,墙上挂着一个小电视,旁边是一台旧笔记本电脑。连指挥室的仪表,也显得陈旧。

遵义舰1985年入列,今年刚好30年,是少有的不以省会城市命名的驱逐舰。

军旅生涯30年,是曾经的荣耀。2005年,遵义舰加装编队作战指挥控制系统,在系列重大军事演习中,担任指挥舰。也曾经是东海舰队的旗舰。

30年,当初在同一支队的4艘同型舰,其他3艘都已相继退役,遵义舰从当年最出风头的国产第一代导弹驱逐舰,到如今在新舰艇堆里,显得有点老迈。

舰上的生活条件不能和新舰相比。出海的时候,舰员需要自备水桶,自备水,几天不能洗澡是常事。吃饭没有餐厅,出海就在甲板上蹲着吃,靠岸就在码头上蹲着吃,现在营区内建有水兵餐厅,再不用蹲在码头吃饭了。

对于舰上的装备,副炮分队长易智再熟悉不过。他介绍说,副炮是人工瞄准,需要两个人配合。主炮后坐力特别大,一声炮响,整个船要摇两下。

30年,在舰上工作多年的老舰员,对遵义舰感情深厚,如今也不得不开始考虑,遵义舰退役之后他们去哪里。

沈夫军是舰上的机电锅炉班长,在这艘蒸汽动力的舰艇上,他常常要在50摄氏度的高温下工作,噪音大,空间小,抬头就撞脑袋。为了防止烫伤,夏天也要穿作训服,清理烟囱时,得戴上几层口罩,出来整个人都是黑的。蒸汽动力的军舰,在整个支队就这一艘了。对于以后的发展,有人建议他去“辽宁舰”工作,从曾经的明星舰转到航母上工作,这个期盼让老沈怦然心动。

新型舰艇不断入列,老舰相继退役,舰员大部分已经到新的舰艇上工作了。此次长春舰执行第二十批护航任务,遵义舰有7个人随舰学习。对此,作为导弹发射班班长,宋继刚却有点为难,因为在导弹方面新舰完全不一样,如果他跟着出去,一点忙都帮不上,纯粹是去学习的。

老舰和老兵们仍在坚守,由于服役时间长,装备故障隐患多,平时保养工作更花时间,他们的任务一直没停过,既要保持训练水平,还要腾出精力学习新知识,时间不够用是一个现实问题。

如今,新的士官制度正在舰上试行,宋继刚是舰艇士官长,对于舰艇士官长的责任和义务,从领导干部到战士,到他本人,都还在适应摸索中。但所有人心里都知道,他们今天的努力和梦想,会在一艘更新更大的“明星舰”上绽放。

黄冈舰:时刻准备着,远航

2015116,黄冈舰加入海军序列,它与参与也门撤离中国公民的临沂舰同款,舰上的餐厅也是一样的,路过餐厅时,特意进去观察一番,崭新的桌椅,四个人一桌,有的椅子漆成了红色,与大学食堂类似。

对于吃饭问题,据舰上副政委苏勤丰介绍,餐厅座位少,舰上官兵170人,一般情况下分两批吃饭,座位刚好。而这次撤离中国公民时,一下子增加了好几百号人,需要吃四批,这可得累坏舰上的厨师了。

我们上舰的时候,油料车停在舰旁。旁边的岸上,水兵们正在进行体能训练,一组一组进行,有的在折返跑,有的在做俯卧撑、仰卧起坐。在远海航行时,水兵们会在后甲板,也就是直升机甲板上跑步。

走在前甲板上,一些人钻上钻下,正在维护主炮。看到一个盖子开着,探头往下看,梯子垂直于地面,爬起来必然很费力。主炮装填可以人工,也可以自动。

有颗炮弹放在甲板上的一块布上面,金黄色,锃亮,比我的胳膊长。据介绍是训练弹,平时训练就用它过膛,与真的炮弹等重,里面填装沙子,那到底有多重呢,周围人笑说你可以试试看。

双手一起上,第一次居然没搬动,第二次也就搬起来离地几厘米,放弃。旁边的男记者不信,也上手试试,的确比想象的重。

在指挥室的各种仪器前面,是一排高高的座椅,视野非常广阔。舰长阎华亮介绍了怎么掌控速度。

与遵义舰相比,黄冈舰上的会议室更宽敞明亮,椭圆形的大桌子,椅子摆放十分整齐。进门就见到挂在墙上的宽屏电视,正播放着舰歌:“大别山是我的脊梁,大海是我的故乡”。

承载着革命老区人民的重托,“黄冈精神”在这艘流动的国土上得到继承和弘扬。虽然入列不到半年,但是他们已经准备好了,远航,就在不久的将来。

新一代“海上猛虎艇”泉州舰英姿。

泉州舰:海上“猛虎艇”名舰新姿

海上有虎吗?有,而且是猛虎。在“猛虎艇”艇史展览室,有一本书叫《海上猛虎》,还有连环画《东海猛虎》,讲述的都是“海上猛虎艇”的故事。

一共有四代舰艇传承着“猛虎艇”英勇的历史。四艘舰艇模型在展览室一字排开,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从最初的不到100吨排水量,到如今的1000多吨,不仅是一艘名舰的成长变化,也记录着人民海军的发展历程。

1964年,该舰艇换成125吨排水量的护卫艇。1965年,它参加了由周恩来亲自指挥的“崇武以东海战”,与兄弟艇一起击沉了国民党军945吨的护航炮舰“永昌”号,重创“永泰”号猎潜舰,1966年,该艇被国防部授予“海上猛虎艇”荣誉称号。

“老猛虎”吴加溪老人参加过那场战斗,当时是后炮班长,听他讲述50年前的战事,怎么向“永昌”号开炮,洪亮的声音,生动的细节,带着方言的明朗,让人有种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之感。

最新一代的“猛虎艇”泉州舰,于201488日正式入列,舰徽上是“忠·勇·胜·战”四个字,正是当年“猛虎”队员的精神,激励着如今的队员们。走廊上挂着《海上猛虎之歌》:“像猛虎下山,我们是威武的猛虎艇员……敢打必胜惩凶顽”。

据舰政委吴福超介绍,从艇到舰,装备操作与保养,以及观念技能上都有变化。一些战士在组建接收时学习掌握新装备并不轻松。2013年,全部舰员在旅顺的训练中心学习了40天,197门课,1420个学时。通过这样集中的互助学习,不断努力,他们目前已经熟练掌握了装备,初具战斗力。

舰长李青印说,作为指挥员,这对他也是很大的考验,小艇的艇长相当于大舰的部门长。指挥时,小艇基本靠吼,前甲板吼一下后甲板也听得到,而现在都是信息化指挥,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泉州舰停泊的港口周围都是高楼大厦,不远就是前往鼓浪屿的轮渡码头,不断有各式船只来来往往。小渔船慢悠悠开来,快艇从旁边飞快驶过,还有满载游客的三层客轮,大家看到军舰,难免都要多看一眼。在这繁华的闹市,在如织游人的关注下,新一代“猛虎”们抱着敢打必胜的信念,锤炼“猛虎”本领,虎虎生威。

延伸阅读

军港印象

军港并不是神秘的一般人见不到的区域,我们此次到访的舟山某军港,对面就有民用码头,不停地有船舶进出。

在退潮的时候,岸边露出的是黄黄的淤泥,水也是混浊的黄色。呼啸的海风中,在港的军舰看起来似乎没有太大的动静。登舰,在会议室坐着与舰员们聊天,和岸上没什么不同,并没有摇晃的感觉,说着说着早忘了身处军舰。

太阳快下山时,风尤其猛烈,站在甲板上采访,必须得提高音量,整理回听录音时,发现背景尽是呼呼的风声,有时甚至盖过我们的谈话。

军港的夜,各舰艇都亮起灯,水兵们住在舰上。风声,和着海浪拍打着堤岸,除了温度有点低,一切都很美好。

漫步在码头,飘来世界名曲《扑克脸》,循声而望,原来是健身房,不少人晚上还在积极锻炼,身材很棒。

营区内有一块特别的草坪,草地中散布着大大小小的石头。眼前的这块刻着红色字体的“曾母暗沙”,转到背面,写着“国界”二字。“曾母暗沙”的右前方有一块特别大的石头,想必就是台湾了吧,一点没错。原来这是一个具有海军特色的立体地图。

海军将士们将祖国的海疆图刻在营区,胸怀蓝色国土,使命必达。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