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舰队某登陆舰支队军史馆供图
这是一张让人倍感亲切的老照片。画面上,国画大师徐悲鸿正聚精会神地给一名海军士兵画像。而这张照片的拍摄者是时任华东军区海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张爱萍。徐悲鸿怎么给士兵画起像来?张爱萍怎么还亲自为他们拍照?故事还要从头说起。
很快,汽车在闸北海军俱乐部门前停下,张爱萍领着赵孝庵径直来到徐悲鸿住处。简短寒暄后,张爱萍便详细地向大师介绍起赵孝庵的英雄事迹来。
原来,在两个月前,即1950年7月11日,赵孝庵所在的炮艇在浙江琅玑山海面执行警戒巡航任务时,与国民党炮舰发生激烈战斗。在艇长指挥下,赵孝庵抓住双联装机关炮,一连五梭,200余发炮弹立即落在敌舰的舰桥和炮座上。敌舰受此重创后,疯狂反扑,以40厘米双联炮还击。我炮艇操舵室和右舷等部位相继中弹,正副艇长、副班长、舵手和弹药手等人先后伤亡,赵孝庵全身也6处负伤。
在艇上最后一门炮被炸坏后,赵孝庵忍着剧痛爬进操作室,用负伤的手臂扶着舵轮,想把炮艇开回防地,然而此时机舱已经进水,炮艇开始下沉。赵孝庵果断组织幸存战友穿上救生衣,下水泅渡返回防地。他在被海浪冲击与战友失散后,带着重伤,依靠救生圈与海浪殊死搏斗10多个小时,单手划游11海里,回到防地时已筋疲力尽。然而,见到防地的同志时,他的第一句话就是:“快派艇去救人,还有同志没回来。”
为表彰赵孝庵的英雄事迹,华东军区海军于1950年8月给他记一等功,同时授予其“甲级战斗模范”光荣称号,这让赵孝庵成为我海军第一位战斗英雄。
听完介绍,徐悲鸿备受感动。他紧紧握住赵孝庵的手说:“我很乐意为你画像。”张爱萍高兴地说:“好,太好了!”他转头告诉赵孝庵:“大师亲自为你画像,这是你的光荣,更是人民海军的光荣。你要听从大师的指挥,把你的英雄气概展现出来!”赵孝庵响亮地回答:“是!坚决配合好大师工作!”
徐悲鸿搬来一把椅子放到外面院子里,让赵孝庵坐在椅子上,并一遍又一遍校正他的坐姿,自己则坐在紧靠屋墙的台阶上,拿起画板画笔开始画画。大师神情专注,不时地低头抬头,一支画笔在纸面上飞快地舞动着。张爱萍被这一场景打动,连忙举起手中的照相机,拍下了这个珍贵的镜头。
次日,赵孝庵带着画像,出席了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会议期间,他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这次大会以及徐悲鸿大师为其创作的画像,深深鼓舞着赵孝庵,成为他新的前进动力。后来,赵孝庵被送进鱼雷快艇学校学习深造,毕业后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海军舰艇编队指挥员。
责任编辑:海军分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