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清明节,妈祖故里湄洲岛东蔡村九牧林氏宗祠都会热闹起来,有些人家会把在家里制作好的丁饼、油炸豆腐和妈祖糕,用盆装好,一排排整齐地摆在先祖的供桌前;而有些人家则提着黄酒,虔诚地摆在祠堂内,告慰先祖。
据林氏族人讲,这是九牧林氏后人在“摆斋菜”告慰先祖。每年清明节,凡湄洲岛东蔡九牧林氏后人,在去年清明后至当年清明节之间喜得麟儿者,则要摆丁 饼、油炸豆腐、妈祖糕三道斋菜于宗祠内;凡生千金及喜结连理者,则摆两瓶黄酒在供桌上。太阳下山前,去妈祖祖庙后山给先祖扫墓的男人们回来后,便在宗祠的 场院内挖“场洼”,待太阳落山后,全族的人便齐聚宗祠内,由当年的领头人吆喝着“分斋菜”。
看似简单普通的几道斋菜却寓意深刻。林氏族人介绍,“丁饼”寓意添丁进贵;油炸豆腐寓意兴旺发达,因为生豆腐片在油炸的时候会“起”,象征宗族兴旺发 达;而妈祖糕则寓意平安长生;至于黄酒,则是宗族内生女儿和娶媳妇提供的,既是对喜得千金的高兴,也是对刚纳入门媳妇的欢迎。
供桌上摆的斋菜越多,说明去年一年里林氏族人多子多孙;供桌上黄酒越多,则表明林氏后人开枝散叶越来越广;而宗祠内“场洼”挖的越深,水出的越多,寓意财富就积聚的越多,财源广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