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抗击海盗传奇纪实

来源:中国海军   发布时间:2015-12-23 11:59:12 

郑和下西洋船队

海盗出现的历史可谓漫长,据史料记载,“海盗”这个词第一次出现,大约是在公元前2500年,当时写在爱琴海附近一块楔形石板上。从诞生的那一天开始,海盗就与波谲云诡的大海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历史上长期重陆轻海,推行闭关禁海政策,使得海盗这个词对中国人来说有些陌生,但是中国与海盗斗争的历史上,有一件事和两个历史时段是不应该被忘记的。

郑和下西洋途中消灭以陈祖义为首的海盗团伙,这是中国船队最早在海外抗击海盗

明永乐三年六月十五(1405712日),为达到“耀威异域,示国家富强”,以徕远人的目的,明成祖朱棣命令郑和组织船队下西洋。郑和与王景弘率领了一支由208艘舰船和2.78万名官兵组成的庞大船队,从南京龙江港起航,经江苏太仓刘家河,而后,编队集结出海,从此拉开了七下西洋壮举的序幕。

本是和平之旅,但在途中却遭到海盗的“小算盘”。当船队浩浩荡荡地到达旧港(今苏门答腊岛的巨港)的时候,以陈祖义为首的海盗团伙自不量力、欲劫船队。陈祖义本是广东潮州人,绰号“海盗王”。洪武年间,他带领全家跑到现在的南洋,在那里,召集一伙人占领了旧港,打劫途经此地的商船。

如此宏阔的船队,海盗们欣喜若狂,他们认为这庞大的船队上,一定有很多的宝物,可以大发一笔横财。然而,船队船多兵众,实力非凡,而且船队中至少有40多艘船配备了当时最先进的航海仪器和武器装备,海盗们不敢贸然下手,但又不想放弃。于是,陈祖义决定带领一部分人,假装愿意投降归顺,另一部分人借机搞突然袭击,打劫船队。

然而,事实并没有陈祖义想象的那么简单。郑和此前听说了这个海盗头子的劣迹,对这个海盗头子深恶痛绝,决定有机会一定要清除这个海上恶霸。当时,郑和船队的和平、友好形象深得人心,旧港一个叫施进卿的中国人知道了陈祖义的阴谋后,冒着生命危险把消息告诉了郑和。

郑和事先做好了准备,当陈祖义向郑和表达了“投诚归顺”的意愿后,郑和将计就计,假装大为欢迎,暗暗地把陈祖义的船队诱入事先确定好的埋伏圈内。陈祖义见势不妙,但已来不及了,各种火器密集发起攻击,很快把海盗的船队打得落花流水。另一匪首按照预先的方案率军来袭,也遭到了郑和船队的猛烈打击,很快败北。据《明杂录》上记载,此次行动,战果辉煌,郑和船队共焚毁海盗船只10余艘,俘获7艘,而郑和船队无一损失。这次共消灭海盗5000多人,生擒以陈祖义为首的3个海盗头目,把他们囚入船狱之中,后押回京城。朱棣皇帝下令当着各国使者的面杀掉了陈祖义,并斩首示众,警示他人。

明朝,中国军民抗击倭寇,是中国最大规模的抗击海盗行动

明朝横行的倭寇带有海盗性质,他们长期袭击中国沿海城乡,抢掠财产,烧杀无度,殆害百姓,成为明朝的主要外患。

明朝倭寇成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日本封建诸侯为了掠夺财富。明代时,日本经历了南北朝和战国时期,日本的封建诸侯为了掠夺财富,他们组织没落武士、浪人和走私商人,经常在中国沿海进行武装掠夺;二是明代海防力量相对减弱。虽然明政府采取了一些海防措施,但由于海防官员的贪污、走私、甚至内外勾结,使防备趋于松弛,使得倭寇不断侵扰明朝沿海。同时,一些重要的港口也没有积极防备,给倭寇以可乘之机;三是中国流民与日本倭寇相互勾结。15世纪以后,我国发生了具有某些原始资本积累特点的大流民运动,大批农民被剥夺土地后,脱离了正常生活轨道,成为社会上的流浪者,有相当部分流入沿海岛屿或去国外谋生。在明朝海禁政策下,他们不可能得到正常的生活条件,而只能与日本倭人相勾结,成为海盗。

为防止来自海外的倭寇侵扰,明朝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规定“片板不许下海”,禁绝了海外贸易,极力切断与海外的经济联系。同时,为了对付倭寇,中国军民进行了大规模的抗击倭寇斗争,为世界反海盗史留下宝贵一笔。

对于这批倭寇,中国遵循“大刑用甲兵”的传统,主要是在沿海地区修筑工事和派出军队打击、防范和制裁他们。明成祖时,在辽东沿海广筑要塞,建造石堡,置烟墩进行瞭望,还派兵固守,抗击来犯的倭寇。总兵刘荣于永乐十七年(1419),领导军民在辽东望海埚发动过一次成功的抗倭战役,他们大败倭寇,“生擒数百,斩首千余”。

嘉靖二十三年(1544),倭寇在山东、南直隶、浙江、福建、广东沿海大肆烧杀掳劫,江浙一带民众被杀者达数十万人,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威胁东南沿海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在谭纶、戚继光、总兵俞大猷等领导下,东南沿海军民浴血奋战,抗击倭寇。直至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被荡平。

近代浙江沿海商人自发抗击海盗,保护海上贸易,威震海外

开凿于隋朝的京杭大运河,一直充当着中国南北交通的枢纽。到了19世纪,由于黄河溃决以及太平军起义,运河的南北漕运就被阻断了,因此,南方与京城之间的水路贸易被迫中断。江浙一带的商人为了能北上贸易,他们选择走海路,替代了延续上千年的运河漕运。

然而,当时社会极其动荡,沿海有大批的海盗出没,他们肆无忌惮,拦截商船,索要大量赎金。据史料记载,即使是运粮进京有兵船护送的船只,猖獗的海盗也不怕,他们每打劫一船,就漫天要价,给商船带来了巨大威胁。当时,清政府忙于清剿太平军,根本无暇顾及海上;沿海少量官军师船腐败怯战,不是海盗的对手。在此情景下,为了商贸,这些商人不得不自寻出路。19世纪中叶,宁波商人率先集资从洋人手中买来了一艘先进的商船,取名叫“宝顺”轮。“宝顺”轮的主要任务,就是扫清沿海海盗,保证航路畅通,保护商船安全,由民间承担了本应由官府承担的职责。

“宝顺”轮配载有现代化的火炮,招募有海上经验的水手操作,拥有巨大的攻击力。当时的海盗船和官军师船从吨位规模、海上航速及作战火力,都比不上“宝顺”轮。启用“宝顺”轮仅短短三四个月,即击沉海盗船68艘,消灭海盗2000余人,威震海外。

古代帆船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