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考察队成功布放3套锚系潜标

来源:中国海洋在线   发布时间:2015-12-23 12:01:28 
重达近1吨锚锭的潜标锚锭即将入海
本网讯 当地时间3月2日20时54分(北京时间3月2日23时54分),中国第31次南极考察队在南纬68°31′、东经79°30′,位于普里兹湾埃默里冰架前缘西侧的麦肯齐湾内,成功布放了一套锚系潜标,这是本次南极考察布放的第3套锚系潜标。
当日,考察队迎来了本航次最冷的一天,最低气温达到零下16℃,后甲板结上了一层冰。由于海上风力达五六级,且锚系长达近1000米,作业人员不敢有半分的马虎,他们提前2个多小时就开始为此次布放作业做准备工作。20时36分,在水手长吴林的指挥下,十余名考察队员小心翼翼地放着锚系,并将潜标搭载的传感设备及浮球组放入海中。20时54分,起重机将重达近1吨的锚锭沉入海中,潜标布放成功。
考察队员、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史久新介绍说,此次潜标布放的位置是埃默里冰架下海洋出流的主要地方,在冬季也存在风生冰间湖。该潜标主要针对上述两个过程,在200米~500米之间安装了温度和盐度传感器,以观测冰架出流水和冰间湖内水体的季节变化过程。
由于地处冰架前缘,冰山、浮冰较多,这给潜标的正常运行带来极大的威胁。“为了避免冰山损害潜标,这套潜标在300米处安装有破断器。如果潜标上部被冰山刮住,破断器将断裂,以保护潜标下部设备的安全。”史久新说,“这是我国第一次在冰架前缘海域布放潜标,如果能够成功回收,将获得冰架下海洋出流水的周年观测数据,对研究冰架与海洋的相关作用过程有重要的价值。”
在2月26日及27日,考察队还分别布放了2套锚锭潜标。26日布放的潜标主要由数个温度盐度采集器和浮球组等设备组成,主要对该区域海水的温度、盐度、流速等数据进行长期观测,以分析普里兹湾深层水的交换是否对湾西侧底层水的形成具有贡献。
考察队员、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韩正兵告诉记者,另一套潜标搭载了沉积物捕获器,所获得的为期一年的沉降颗粒物通量数据,可为发展极区海洋重要界面碳通量的观测与估算技术,验收并量化有机碳的生产、输出以及再循环效率,从而为评估南大洋碳循环变化对中、低纬度碳循环的影响,以及对全球CO2收支平衡的影响提供有意义的证据。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