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的魅力 学术的魅力—记者十八年追“星”曾呈奎

来源:张荣大   发布时间:2015-05-21 03:13:45 
新华网山东频道7月12日电(记者 张荣大)2005年1月20日下午4时整,为中国和世界海洋事业奋斗了76年、寿高96岁的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曾呈奎在青岛病逝。25日,寒风袭人,800多名自发赶来的科学家、曾老的几代学生以及各界友人,怀着沉痛的心情来到青岛殡仪馆,与这位功勋卓著的人民科学家作最后的告别。

记者是个科技新闻报道追“星”族,十八年跟踪采访曾呈奎院士,领略了他的人格魅力和学术魅力。在不断受到科学巨匠奉献精神与学术硕果熏陶并建立起科学家与记者忘年交的同时,也写了不少读者喜闻乐见的海洋新闻报道。当记者瞻仰安祥地躺在鲜花丛中的曾呈奎院士,深深地三鞠躬,心里念叨着:曾老,我与您曾经有约,等您百岁时要好好地写写您这位科技寿星,而今您却走了……,记者情不自禁地热泪滚滚。

院士带记者下“海”捕捞新闻“海珍品”

记者对海洋新闻报道情有独钟,首先带记者下“海”捕捞海洋新闻“海珍品”的就是曾呈奎院士。

1986年2月,记者从新华社青海分社调到新华社青岛支社工作。在青海采访,尽管高寒缺氧,条件比较差,有时写一篇稿子要奔波十天半月,但许多稿件具有独特的高原特色,记者爱写,读者爱看。而在青岛采访,却是一种快节奏的城市报道,想沉下心来写点既新又深的特色报道就不那么容易。于是,经过一段熟悉情况和深入探索,记者认准了青岛海洋科研领域是一个施展新闻报道才能的广阔天地,这里有别的地方所缺少的“国宝级”新闻——海洋新闻,而其中有很多不同寻常的独家新闻,这便是海洋新闻中令人津津乐道的“海珍品”。

记者一头扎进被人称誉为我国海洋科研“头号种子”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给记者上第一堂海洋知识基础课的就是三年前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岗位上退为名誉所长的曾呈奎院士。他凭着自身的威望和精力,仍然活跃在海洋科学研究第一线,而且从1986年到1987年荣幸地担任了国际藻类学会主席,科学事业正如日中天。开始记者听海洋科研情况介绍,有些专业术语听不懂,对一些研究成果论文啃不动,常常不知怎么提问,是曾呈奎院士教记者从外行逐步转向内行。

这位大科学家给记者的第一印象是,他一米七四五的个头,衣着朴实,笑容可掬,说话不紧不慢,却深刻精炼;他大名鼎鼎,学识渊博,却谦虚待人。最使记者受益匪浅的是,曾呈奎院士介绍的情况通俗易懂,让记者写起新闻报道轻松多了,而且他还能对记者采写的稿件修修改改。记得1987年9月记者调到青岛工作的一年半之后,采访的第一个海洋科学家就是曾呈奎院士,他如数家珍地谈论五彩缤纷的海洋科研世界,尤其形象生动地介绍了青岛作为中国海洋研究的摇篮和基地,己发展成为国内外闻名的海洋科学城,这里拥有20多家“海”字号的科研单位,从事海洋科学研究的专业技术人才占到全国的一半多,组成了一个包括物理海洋学、海洋气象学、海洋化学、海洋地质学、海洋涂料、海洋药物学、海洋仪器等多学科综合配套,科研、教学与生产相结合的海洋科学研究体系。记者的本事就是把科学研究和读者兴趣连接起来,写出科学家认为不外行,读者看后有兴趣的海洋新闻,

采访曾呈奎院士之后,他又向记者推荐采访海洋所另一些科学家,还鼓励记者到其他海洋科研单位去调查研究。于是,记者利用半月的时间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虽然青岛20多个“海”字号的海洋科研单位隶属不同部门,采访一篇综合性稿件不知要跑多少单位,找多少人,就连统计一个综合数字也花费了几天时间,但记者还是乐此不疲,终于掏到了海洋新闻的第一桶金。记者所采写的《青岛海洋科研向更广泛更高层次发展》、《发挥人才优势 开发海洋资源 青岛成为海洋科学城》、《中青年科研人员担负起海洋研究重任》一组三篇稿件,新华社分别在1987年10月1日、10月12日、11月2日播发通稿后,《人民日报》和《人民日报》海外版全部刊用,《青岛日报》还将前两篇稿件刊登在头版头条。

在曾呈奎院士的科学指导下,记者带着对海洋知识和学术的渴求钻进去,获得新闻悟性后又钻出来,使记者在海洋新闻报道方面由死板生疏变成得心应手。记者采写的《中国海洋生物的三大家族》、《话说海上春茶――紫菜》、《我国海洋水产养殖的三次浪潮》、《独有“国宝”:千余种海洋生物“样票”》等既有新闻性又有趣味性的海洋新闻,许多素材来自曾呈奎院士,这些海洋新闻受到专家和读者的共同好评,有人还评价记者是海洋新闻报道的专家。

他为呼唤全民族海洋意识奔走

曾呈奎教授不仅仅是一位卓越的海洋科学家,也是一位具有政治头脑的海洋战略家。他与一些科学家提出的建立国家海洋局、开展南极考察等事关大局、全局的建议,屡屡被采纳,很快见成效。

1992年,国家又采纳了曾呈奎提出的“国家攀登计划B中应增加有关海洋高技术的项目,海洋生物技术应成为国家863计划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的建议,并聘请他担任了首席科学家,对推动我国海洋生物技术研究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之后,他为了呼唤全民族的海洋意识而奔走,用毕生的精力去推动它。1993年3月,记者又一次采访曾呈奎院士,他进一步提出:“中国应当增强海洋意识,努力建设海上强国。” 他提出这个问题的思路是,国以海兴。他说,沿海和大江两岸一般是各国人口和经济发展的密集区,我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公里,有海洋岛屿6500多个,有广阔的“海洋国土”,这里蕴藏着巨大的海洋生物资源和油气资源。他建议,应把开发利用海洋和解决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作为同等重要的课题。据国外专家预测,海洋将成为下一世纪大规模开发和国际竞争的重点领域,海洋开发产值有可能从1985年的3500亿美元提高到3万亿美元。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不能等闲视之,要奋起而上,把开发、利用、保护海洋作为基本国策是十分必要的。

曾呈奎还认为,增加海洋投入,发展海洋高科技,是开发利用保护好海洋的基本思路。为了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适应国际海洋新秩序,当务之急除了尽快调整我国的海洋政策,加强海洋立法和管理外,还必须尽可能多地增加海洋科研的投入,加快我国海洋开发利用保护步伐,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上的竞争能力。谁有能力开发,谁就能受益;谁早开发,谁就早受益;谁采用高新技术进行最有效的开发,谁就能获得最大利益,实现国富民强。

记者在访问曾呈奎院士后,根据他对我国“增强海洋意识、建设海上强国”的宏观思考,以及表达出的一个老科学家渴望中国尽快富强起来的愿望,采写了《如何加快海洋开发的步伐——访著名海洋科学家曾呈奎》的内部稿件,引起了重视和反响。

1994年6月29日,新华社播发了记者采写的《呼唤全民族海洋意识》的新闻通稿,曾呈奎院士、青岛海洋大学文圣常院士、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许智宏共同呼吁:当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面临人口骤增、资源衰退、环境恶化等诸多困惑时,为了民族的昌盛,国家的富强,我们必须增强全民族的海洋意识,把眼光投向海洋。曾呈奎特别强调说,面对落后状况,惟一的出路是奋起直追。中国应当动员全国人民努力建设海上强国,应当毫不犹豫地把开发利用海洋来解决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尽快开展海洋发展战略研究,制订海洋开发的规划,增加海洋开发的投入。为保证规划的顺利实施,迫切需要一个综合协调部门,避免各行各业间的相互制肘。

曾呈奎的建议与呼唤落地有声,均有反响,对发展中国海洋事业屡建奇功。

曾呈奎心中装的是整个中国海洋事业

自从记者看准了海洋新闻的价值与前景,不断有海洋新闻发表并尝到了报道海洋新闻的无穷乐趣后,更加老老实实地向专家们学习请教,而接触最多和帮助记者最大的仍然是曾呈奎院士。

十八年来,记者采访曾呈奎院士不下20次,每次都受到教益。不论是在他堆满书籍的办公室,还是在学术讨论会上,或者是在他温馨的家中,只要记者提出什么采访要求,他总是千方百计地给以满足,从没有打过官腔,摆过架子,敷衍了事。而记者对曾呈奎刻骨铭心的印象是,曾呈奎虽然是我国海藻科研的领军人物,但他始终关注海洋科研的方方面面,他的心中永远装的是整个中国海洋事业。

从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的40年间,我国海水养殖业经历了藻类、对虾和海湾扇贝人工养殖三次浪潮,使我国三大养殖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成世界第一大国。这三次浪潮均是从青岛发起进而推向全国,曾呈奎功不可没。

他最大的贡献就是在海带、紫菜养殖的第一次浪潮中,用他带领科研人员建立起的系统基础理论指导生产的实际应用,一举成功。特别是他在介绍研究海带数十年宝贵的实践经验的同时,还向记者讲叙了许许多多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海洋趣闻趣事,使记者饶有兴趣地钻进海洋新闻的报道中,又从枯燥的学术研究中跳出来。曾呈奎揭开了中国为什么没有海带和为什么后来个别地方少量地出产自然生海带之谜。他指出,海带是一种冷水生藻类,多产于日本海域,我国海域夏天水温高,又加上海区多是少氮的瘦水区,海帯自然无法生存。在上世纪20年代后期日本侵占大连,从海里运送木料,有的木料粘上了海带苗,被一起带到了大连海区,长成了海带,科学家们才一步步看清了它的庐山真面目。

在对虾养殖第二次浪潮中,曾呈奎大力支持科学家吴尚勤在实验室争先培育出人工虾苗,当时的水产部在1960年召开了现场会,开了人工培育虾苗的先河。曾呈奎在向记者介绍对虾时,还饶有风趣地说,人们习惯称大虾叫对虾,似乎大虾真的是成双成对,形影不离,其实,大虾并没有成双成对而居的习性,只是交尾的时候雌雄虾才在一起,平时都是杂居。大虾被叫成对虾,是因为过去卖虾人习惯将虾一对一对地卖,对虾的名字就这样约定俗成地叫了起来。听了这些,让人长见识不少。

在海湾扇贝养殖第三次浪潮中,张福绥院士主导,但他也得到了曾呈奎院士的大力支持,第一次、第二次从美国带回来的海湾扇贝,是由曾呈奎亲自安排海洋所副所长刘瑞玉、吴超元教授从美国带回来的,但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成功。张福绥院士利用1982年12月到美国参加国际会议的机会再次带回128个海湾扇贝,终于培育成功,在中国海域落了户,中国成了海湾扇贝的第一大国,这个科研成果获1990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为了把水产养殖三次浪潮真实生动地介绍给读者,记者大量采用了曾呈奎院士介绍的鲜活素材,又撰写了近万字的《青岛:我国的海洋科学城》、《中国海带身世不凡――来自青岛“海洋科学城”的趣闻之一》、《大虾好吃谁解其中味――来自青岛“海洋科学城”的趣闻之二》、《海湾扇贝加入中国籍――来自青岛“海洋科学城”的趣闻之三》一组四篇新华社供《人民日报》专稿,全部在显著版面被采用。

记者还根据多年与曾呈奎院士的接触,搜集了他数十年献身海洋事业的事迹材料,先后采写了《情系大海六十载》、《他奉献给人们两道美味》、《曾呈奎:我国海洋生物领域的卓越开拓者》、《曾呈奎院士的海洋人生》等10多篇长篇通讯和消息。 2002年12月23日,记者采写了一篇《曾呈奎潜心营造海藻王国》的通讯稿,来到曾呈奎院士的家里请他审阅,他接过稿子后,全神关注地看了起来,并认真地修改四五个欠当之处。有两处改的非常科学严谨,表述相当规范。对“1949年,英国一位藻类学家提出壳斑藻成长为紫菜”一句话,改写成“1949年,英国一位藻类学家提出长在贝壳的壳斑藻是紫菜的果孢子萌发生长的结果”。对“1927年日本为侵华做准备在大连港修建寺儿沟栈桥,从日本用船运木料把粘在木头上的海带孢子带到大连自然生长成为少量海带”一段,改写为“几十年前日本为侵华做准备在大连港修建寺儿沟栈桥,从日本用船运木料把粘在木头上的幼小海带带到大连自然生长起来”。正如曾呈奎院士曾经对记者说的一句话:科学要一丝不苟,一字不差。这对新闻报道来说,何尝又不是如此。

2005年1月20日上午,记者将新出版的九卷本、210万字的《我与新闻三十年》丛书,送到中科院海洋所请转曾呈奎院土,记者十八年来所采写的上百篇海洋新闻和曾呈奎院士的稿件,分别收入卷二《琴岛走笔》、卷四《人物集萃》、卷九《新闻感悟》。然而就在当天下午噩耗传来,曾呈奎院士在医院不幸病逝,令记者好长时间没有缓过神来。记者送上的丛书,曾呈奎院士没能看上一眼,成为记者的憾事。

在新闻界,记者算得上与曾呈奎院士交往比较密切的新闻工作者之一,尽管双方年龄相差36岁,但同属鸡,已经是相处18年的忘年交。记者不仅仅视曾呈奎院士为和蔼可亲的长者、循循善诱的老师、成就卓著的学者,还把他看作是记者最热心最值得大力宣传的优秀人物之一。而曾呈奎院士对待记者不仅仅视为一位虚心求教的学生、工作勤奋的记者、钻研科学的年轻人,还把记者当作他宣传神圣的海洋事业的一名得力合作者。记者与曾呈奎院士的忘年交,是建立在为发展我国海洋事业基础之上的,所以才这样密切、持久。

谨以此文,记述曾呈奎院士与记者真诚的忘年交,希望能成为科学界与新闻界的美谈。

而最主要的,还是以此颂扬人民科学家曾呈奎院士平凡而伟大的海洋人生。(完)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