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海鲜菜肴的发展轨迹

来源:翁源昌   发布时间:2015-05-21 03:13:56 

舟山海鲜菜肴文化走过了一条漫长的发展之路,西晋以前是舟山海鲜菜肴文化萌芽及初步形成时期,唐、宋、元代是发展时期,明洪武十九年(1386)至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舟山海鲜菜肴文化处于停滞状态,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至抗日前夕(1937)舟山海鲜菜肴文化进入复兴及再度发展时期。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舟山海鲜菜肴文化引来了振兴及创新发展时期。

舟山海鲜菜肴历史悠久,风味独特,它注重原料本味的保持,常用“鲜咸合一”的配菜方法,擅长多种烹调法,色香味俱佳,具有独树一帜的原汁原味海岛饮食风味,同时又以舟山海鲜为主料,融进了吴越一带及各地菜系特点,使舟山海鲜更具兼容并蓄之特色。

西晋以前的舟山海鲜菜肴

舟山海鲜饮食文化是吴越文化的一部分。根据舟山所发现的古文化遗址分析考证,距今5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渔猎耕植,繁衍生息。1975年、1976年岱山县衢山虾蟆山附近距海约1.5公里的地方,发掘出一批新石器时代的陶制网用沉锤,在定海小碶跟发掘出一批完整的、直径5厘米左右的蚶、蛤等贝类化石;以及1975年定海白泉十字路、1979年定海马岙唐家墩等地出土的文物都可资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舟山沿海一带具有丰富的贝类资源,舟山的先民已在附近滩涂礁边采蚌拾贝,捉虾捕鱼,虽然只是满足最原始的生活需求,自采自食,却足以证明5000多年前舟山已有了海鲜菜肴文化的萌芽。特别是马岙古遗址的发掘,专家认为与余姚河姆渡遗址基本是处于同一时期,浙江海洋学院柳和勇教授认为:“从地理位置上看,余姚河姆渡十分靠近舟山群岛,两地海域相连。由于舟山海域渔业资源丰富,捕获方便,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河姆渡人是在舟山海域捕获到深海生长的鲨鱼和鲸鱼等的,并有可能在舟山群岛落脚休息,连续捕获海洋鱼类。

到了春秋战国,长江下游特别是吴越地区快速崛起,形成了颇具地方特色的“饭稻羹鱼”吴越饮食文化。《史记·货殖列传》写道:“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褥,果隋蠃蛤,不待贾而足,地势饶食,无饥谨之患。”在以后的一些历史文献资料中,比较清晰地显示出舟山海鲜菜肴逐渐发展的脉络。根据《吴地记》等史料记载,早在2150余年前,舟山先民就在苏州以东洋面即今嵊泗海域捕捞黄鱼,并首创黄鱼鲞加工制作。宋范成大《吴郡志》详细记载了吴国君王阖闾率水师在“东洲沙上”抗御“侵逼吴境”之“夷人”,即越国战船,捕捞石首鱼(即黄鱼)充军粮的情形:“阖闾十年(公元前505),国东有夷人侵逼吴境。吴王大惊,令所司点军……夷人闻王亲征,不敢敌,收军入海,据东洲沙上。吴亦入海逐之,据沙洲上。相守一月。属时风涛,粮不得度。王焚香祷天。言讫,东风大震,水上见金色逼海而来,绕吴王沙洲百匝。所司捞漉得鱼,食之美,三军踊跃……”“鱼出海中作金色,不知其名。吴王见脑中有骨如白石,号为石首鱼。”“吴王回军,会群臣,思海中所食鱼,问所余何在。所司奏云:并曝干。吴王索之,其味美,因书下着鱼,是为鲞字。”吴王阖闾率水师将士仿渔民捕捞黄鱼的“东洲沙上”也就是现在的嵊泗洋山海域,这在明王士性《广志绎·卷四》中又得到印证:“浙渔俗傍海网罟……在五月石首发时……宁、台、温人,相率以巨舰捕之。其鱼发于苏州之洋山……”

公元3世纪,西晋文学家陆云(262303)《与车茂安书》中有对舟山渔业资源及海鲜烹饪的描述:“……若乃断遏回浦,隔截曲隈,随潮进退,采蚌捕鱼;鳣鲔赤尾,锯齿比目,不可纪名。脍鲻鳆,灸鳖鯸,烹石首,臛(次鱼)(如鱼),真东海之俊味,肴膳之至妙也。其及蚌蛤之属,目所稀见,耳所未闻,品类数百,难可尽言……”可见当时舟山海鲜品种已非常丰富,烹饪技巧及食用已十分讲究,如脍、灸、烹等。

唐、宋、元时期的舟山海鲜菜肴

唐宋时期,浙江各地的菜肴,有不少已相当精致。据《经筵玉音问答》介绍,南宋皇帝夜宴,就有明州(今宁波)虾脯这道特别作为优遇供用的地方名菜(赵荣光《中国饮食文化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6月第一版)。曾在浙江任职游历的白居易、苏轼、陆游等诗人,均有关于浙菜的诗作。北宋政治家欧阳修,吃食东南沿海的海鲜后,写了一首《京师初食车螯》,诗中这样写到:“五代昔乖隔,九州如剖石,东南限淮海,邈不通华夷,于时北州人,饮食陋莫如,鸡豚为异味,贵贱无等差,自从圣人出,天下为一家,南彦交错广,西珍富邛巴。”宋之前,舟山属“四明郡”的明州府(今宁波)管辖,由此也可说明包括舟山在内的浙江海鲜在当时已很有知名度。

据宋代和元初编写的地方志以及刻写的碑文记载,舟山渔场现在捕捞的主要鱼类,那时都已能捕到,宋宝庆年间编修的《昌国志》中所列的海鲜产品有大黄鱼、小黄鱼、鳣、鲨、银鱼等十多种。元大德二年(1298)编修的《昌国州图志》,物产志“海族”中载有鲈鱼、梅鱼、鲳鱼、黄鱼、小黄鱼、鳇鱼、鳙鱼、带鱼、鳓鱼、比目鱼、泥鱼、短鱼、华脐、乌鱼、鲻鱼、鲥鱼、邵洋鱼、乌贼等56种鱼、虾和贝类。而且鱼产量也很大,当时年需用渔盐达800引(每引为400斤),按加工用盐量为25%计算,每年已可加工鱼货130万斤。南宋绍兴三十年(1160)出任昌国县令的王存之写的隆教寺碑文中有这样几句话:“……网捕海物,残杀甚多,腥污之气,溢于市井,延壳之积,厚于山丘”。虽寥寥数语,足见当时渔业的盛况。清《定海厅志》也有“岱山以渔盐为主,宋时称盛”之语。这些都说明了那时海鲜菜肴已成为人们日常饮食生活中的重要食品,而且从记载的数量来看,舟山海鲜在唐时已走出海岛,远销浙东各地。

宋初,舟山传统海鲜佳肴“黄鱼鲞”,已非常出名,“岁造鱼鲞”已成为普遍现象。大黄鱼在古时候除叫“石首”外,因主产洋山海域,又称“洋山汛”,宋《宝庆四明志》注:“俗呼冬天簿中者曰石首,三四月从海入每以潮汛竞往采之,曰洋山鱼。舟人连七郡出洋取之者,多至百万艘。盐之可经年,谓之君鲞。”《至正四明续志》注:“鱼首有枕坚如石,故得名。冬月得之紧皮者,良三月八月出者,次之用盐腌之,破春而枯者曰鲞;全其鱼而腌曝者谓之君鲞。”另据《宋宝庆昌国县志》记载:“宋初,已有水产品加工场数十家,淡菜干曾作贡品运往京城,供御用,称为‘贡干’。”舟山风制的各种海鱼鲞从粗野渔家进入到高档筵席中,在市集中也渐渐出现了专门营销风鲞的店铺,《梦粱录》中就记有南宋时杭州城内外有不下一二百家的鲞铺专门出售“君鲞、石首鲞、黄鱼鲞、带鱼鲞、海里羊”等海鱼鲞以及一些腌渍海产品。

到了宋元时期,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中原文化轴心时代向东南地区转移,浙江菜影响俱增,舟山海鲜也是如此。据《梦梁录》卷十八《物产·虫鱼之品》记载,有鲤、黄颡、白颊、石首(大黄鱼)、鳓、白鱼、鲥、鳗以及虾、螃蟹等数十种之多。同书卷十六《鲞铺》记载:“姑以鱼鲞言之,此物产于温、台、四明等郡,城南浑水闸,有团(鱼行)招客旅,鲞鱼聚于此,城内外鲞铺,不下一二百余家,皆就此上行合摭(批发)。”杭州鱼行批发的鱼鲞品种繁多,主要有君鲞、石首鲞、鳌鲞、鳓鲞、鳗鱼鲞、鲭鱼鲞等十多种;此外还有酒香螺、酒蛎、酒江瑶、蚶子、等二三十种之多。杭州的海鲜自然有很大部分来自舟山。

元大德《昌国州图志》在《渔盐》、《税课》条目中还有这样的记载:“岁办不等,旧实无之,盖附海这民,岁造鱼鲞,多买有引客盐为用,官方未尝置局也。自至元三十年分令船户各验船料大小赴局买盐,淹制鱼鲞。大德元年,至买及800余引”,“鱼鳔,岁纳80斤,始于至元三十年”。这些记载,说明当时舟山海鲜产品加工业已相当发达,舟山海鲜不只是满足于本地居民食用,已远销到浙江其他地区,有很高的知名度。(未完待续)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