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塘妈祖娘娘出巡盛会提早一个月举行

来源:   发布时间:2015-12-23 12:08:17 

现场图片
今年12月5日是农历十月十四,受天气寒冷的影响以及闰九月的原因,北塘一年一度的妈祖娘娘出巡盛会提早了一个月举办。北塘的老渔民和信众早早就为这一天做准备,迎接一年一度的盛会。然而,记者听北塘的老人们讲,虽然娘娘出巡每年都如期举办,但是和几十年前相比,寂静了许多。老人们的言语中,透着对传统民俗后继乏人的几许伤感和无奈。

数百年历史的隆重盛会

每年农历十一月十四,北塘人信奉的妈祖娘娘出巡散福,播撒希望。渔民、信众、花会演员等都会聚集在一起,庆祝这一隆重的盛会。记者了解,妈祖娘娘圣驾出巡散福已有数百年历史,其天后文化信仰被评为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今年因为闰九月的原因,天气寒冷,海面已经开始上冻,渔民都已收船,因此今年选择农历十月十四作为娘娘出巡的吉日。12月5日早晨7点,北塘渔民协会的成员已经赶到位于北塘渔港的北塘妈祖娘娘宫,陆续在妈祖娘娘宫门前叩拜。北塘及周边区域的信众也纷纷来到娘娘宫,为妈祖娘娘上香,祈福一年全家人幸福平安。

随着组织者一声高呼“请娘娘上驾”,几位耄耋老人开始指挥北塘信众将妈祖娘娘驾、娘娘辇陆续抬出宫。今年八十多岁的赵鸿麒老人说,按照传统习俗,为妈祖娘娘抬驾有很多讲究,如何抬、几个人抬、什么顺序等等,都是几百年来传承下来的规矩。所以,每年娘娘出巡,赵鸿麒都会到现场指点大家。

娘娘驾、娘娘辇都抬出来了,滨海新区的各式花会表演开始欢快地跳起来。威风锣鼓队、汉沽秧歌队、大沽飞镲队等依次表演,为娘娘出巡助兴。“各式花会表演就在北塘渔港面朝大海欢快舞动,一方面是为娘娘出巡助兴,一方面也祈福来年渔民的好收成。”花卉表演组织者杨祥奎告诉记者。

8点半,随着一阵响亮的鞭炮声,娘娘出巡正式开始。花会表演人员和娘娘驾、娘娘辇列队出发,绕北塘区域步行出巡。他们排列成一条长长的队伍,经过北塘古镇、北塘居民区等地,还会集中表演,让妈祖娘娘的祝福散福人间。

北塘传统民俗谁继承

记者在今年十月十四的盛会上看到,大多数是六十多岁甚至八十多岁的老人在参与民俗活动,几乎看不到年轻人传承的身影。很多北塘老人也向记者感叹,传统文化如果得不到传承的话,恐怕真的就要慢慢消失了。

今年75岁的陈贵清在娘娘出巡时负责抬驾。据他回忆,过去娘娘出巡比春节都隆重。很多在北塘做生意的人都会在门前摆茶间。将点心、水果、烟酒等摆在门前的桌子上,待娘娘出巡经过时,请抬驾的人以及花会表演者品尝。由于人们对传统习俗的信奉和追捧,北塘娘娘出巡常常需要三天时间,才能转完整个北塘。这是北塘人一年一度最隆重的盛会。

今年79岁的白庆文告诉记者,他的已经过世的父亲白洪俊曾为娘娘抬驾几十年。在过去,只有心地善良、为人老实、受人爱戴的人才有机会在娘娘出巡的日子负责抬驾。抬娘娘驾需要16个人,这是全北塘人都争抢的差事。为娘娘抬驾,需要提前半个月开始吃素,提前一天要净身,穿白袜子、蓝色裤子、白褂子。白庆文说,现在的人们已经不太讲究这些了,只有在娘娘出巡当天,会有一些老人提醒大家一些注意事项。

记者看到,娘娘出巡的组织者和参与者都是上年纪的北塘老人,几乎看不到年轻人的身影。“很多传统习俗和文化都是一代代老人口传心授延续下来的,但是现在的年轻人都很难静不下心来研究传统习俗了。”赵鸿麒告诉记者,看着身边上岁数的老人去世了就把这些习俗带走了,很是遗憾。然而,如今很难找到愿意继承这些文化的年轻人和组织者,这让北塘很多老人忧心忡忡。

花会组织者杨祥奎告诉记者,过去,北塘当地的花会就有二十多个,如飞镲、高跷、秧歌、长乐老会、狮子会等等,精彩纷呈。而近几年北塘拆迁改造,很多北塘人居住在滨海新区的各个区域,老居民住得分散了,很多花会难以集中活动,一些北塘花会就渐渐消失了。

“今年参与娘娘出巡的花会队伍来自宁车沽飞镲队、大沽街威风锣鼓队、汉沽朝阳秧歌队等六个花会队伍,他们当中很多人都是北塘的老居民。”杨祥奎说,虽然北塘的花会队伍越来越少,但是北塘人将北塘的老习俗带到了滨海新区的很多区域,更多的人们开始关注到北塘娘娘出巡这一民俗。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