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地总面积60多亩的湄洲岛妈祖文化影视园,是《妈祖》电视连续剧的主要拍摄场景之一。影视园把自然景观与古湄洲风情,以及妈祖文化的融合展现,已成为湄洲岛一特色游览景区。图为游客参观妈祖文化影视园。李升华摄
11月25日至28日,一场围绕“妈祖与海丝”关系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莆田举行。来自海内外的学界专家学者百多人被邀莅会研讨,有近百篇论文在大会上交流。《台港文学选刊》以增刊的形式出版发行《海洋视野中的妈祖文化与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会议期间,莆田学院妈祖文化研究中心被授予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研讨会除了大会主题发言外,还分为中华文化传承与两岸文化交流、海洋视野中的华文文学、海洋视野中的妈祖文化、妈祖与施琅等四个论题分组讨论。与会专家学者还赴湄洲岛祖庙和贤良港天后祖祠参观考察。
海外作家学者热切关注妈祖文化
妈祖文化受到海外作家学者的热切关注。新加坡华文作家李龙以《民间信仰对华文文学的启迪》为题在研讨会上交流。他列举了许多民间妈祖信仰的文学作品后说,妈祖能为后人所敬仰、所崇拜,是因为她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的事迹和精神。在妈祖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她被塑造成以人们的愿望和慈悲博爱、护国庇民、救苦救难、可敬可亲的女神,让后人追寻。
李龙在分析有关“妈祖”的故事的文学作品时介绍说,民间信仰植根于传统文化,经过历练并得以延续一千多年不断塑造的妈祖形象,是值得我们深入研讨和借鉴的深且广的学术文化课题。对妈祖信仰和崇拜如此久远地传承,说明妈祖文化价值之高。所以我们在传播与传承时,应把先辈们一点一滴整理书写出来的民间妈祖故事,再发扬推广,把民间信仰用文学的行为留下来是最直接和重要的。
莆田是妈祖信仰的发源地。由于沿海人们早期就移民到世界各地,把妈祖信仰带到生活所在地,因此,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汶莱等南洋各地,都有妈祖庙,对于妈祖的供奉很虔诚又广泛,也形成文学创作的主要题材。
在湄洲岛参观妈祖文化源流馆时,第一次来莆田的汶莱华文作家协会会长、汶莱中华文艺联合会会长孙德安说,汶莱华人下南洋谋生或奋斗,除了简单的行李外,为了企求海上一路平安,安全到达目的地,会带一尊神像,这尊神像就是妈祖,妈祖文化无形中从他们的“护航神”传播到南洋,也使汶莱华文文学带有海洋性文化特点。汶莱华人在侨居地奋斗了一段时期,生活稍微安定,就开始为这尊神建庙,这神庙成为大家聚会的地点,也是传递教育与文化的地方。南洋是海上交通贸易繁荣区域,与妈祖信仰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