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丝贸易品 各朝代呈现不同特征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5-12-23 12:16:28 

从贸易品的角度,海上丝绸之路又有“陶瓷之路”“茶叶之路”“香料之路”“白银之路”“宝石之路”等不同的称呼。从航线的角度,有南洋航线、西洋航线、东洋航线等不同的说法。不同的历史时期,随着航线和贸易规模的发展,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品也各有不同。

战国秦汉时期,地处华南的南越国就有十分繁盛的海外贸易,这在南越王墓等考古发掘中得到证实。南越国的输出品主要是漆器、丝织品、陶器和青铜器。输入品正如古文献所列举的“珠玑、犀(牛)、玳瑁、果、布之凑”。主要的贸易港口有番禺(今广州)和徐闻(今徐闻)。

到了汉代,海外贸易进一步发展,在汉武帝灭南越国之后,规模又进一步扩大。东汉(特别是后期)航船已使用风帆。大秦(罗马帝国)已由海路到达广州进行贸易。中国商人也到达了罗马。这标志着横贯亚、非、欧三大洲,真正意义上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随着汉代种桑养蚕和纺织业的发展,丝织品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输出品。而乳香(薰炉)和家内奴仆(托灯俑)乃以往输入品中所未见。

孙吴政权黄武五年(公元226年)置广州(郡治,今广州市),加强了南方海上贸易。到东晋时期,对外贸易涉及15个国家和地区,不仅包括东南亚诸国,而且西到印度和欧洲的大秦。丝绸是这一时期主要的输出品。输入品有珍珠、香药、象牙、犀角、玳瑁、珊瑚、翡翠、孔雀、金银宝器、犀象、吉贝(棉布)、斑布、金刚石、琉璃、珠玑、槟榔等。

唐宋明清时期,海上丝绸之路贸易不断发展,总体而言,当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往外输出的商品主要有丝绸、瓷器、茶叶和铜铁器(含铜钱)四大宗,往国内运的主要是香料、宝石、象牙、犀牛角、玻璃器、金银器(包括白银)、珍禽异兽等。

中国官方海外贸易在明初郑和下西洋时发展到巅峰。郑和之后的明清两代,由于实施海禁政策,我国的航海业有一定衰落。进入西方的大航海时代以后,西方殖民者进入东亚贸易圈,中国海外贸易航线逐步被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等西方国家蚕食,这条曾为东西方交往做出巨大贡献的海上丝绸之路也逐渐消亡了……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