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鲜中往往潜藏着大量细菌和病毒,不少海鲜食性较为刺激,易使人产生过敏反应,健康吃海鲜的学问也不少。
自古以来,我们就用“山珍海味”来形容美味而珍贵的食物。其中的“海味”,就是指海鲜。海鲜是出产于海里的可食用的动物性或者植物性原料,它们富含蛋白质和各种人类需要的元素,因此广为人们所喜爱。但是,胃肠科专家宋占凤指出,海鲜中往往潜藏着大量细菌和病毒,不少海鲜食性较为刺激,易使人产生过敏反应,健康吃海鲜的学问也不少。
吃海鲜的学问也不少。
海鲜挑选:一“看”二“按”三“闻”
吃海鲜的第一步当然是买海鲜,如果在购买的时候没有经过精心的挑选,容易买到不新鲜、不卫生的食物,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损伤。没有经验的购买者在买海鲜的时候可以按照以下原则挑选:
第一是“看”。鱼类看鱼眼,眼睛呈透明无混浊状态,表示新鲜度高,再看鱼鳃是否紧贴,鱼表面是否有光泽;虾类的虾壳应完整、有弹力富光泽,壳色光亮;螃蟹及贝类海鲜外壳应富光泽,肢体硬实有弹性;鱿鱼、章鱼等则应皮肤光滑、爪弯曲,斑纹清晰。
第二是“按”。好的海鲜肉质是非常有弹性的,按着不会深陷,即表示新鲜,新鲜的海鲜表面也不应该有黏液。
最后是“闻”。如果是一般海鲜特有的鲜味,表示新鲜。反之,如果有腥臭或者是腐烂的味道,一定不要买。选完海鲜之后,就到了烹煮、制作部分。宋占凤建议,海鲜最佳的烹饪方法是,先煮熟,后弃汤,再烹调。细菌大都很怕加热,所以烹制海鲜,一般用急火熘炒几分钟即可安全,螃蟹、贝类等有硬壳的,则必须加热彻底,一般需煮、蒸30分钟才可食。除了煮之外,还可以将海鲜进行酥制,将鱼做成稣鱼之后,连骨带肉一起吃,不仅味道鲜美,还可以提供多种营养素,特别是鱼骨中的钙质是其他食品所不能及的。
此外,一些特殊的海鲜需要特别的处理才可食用,例如贝类中含有大量的海沙,在烹饪前需要先用加醋的水浸泡,此时受酸性刺激的贝类会将其中的沙子吐出来。而海蜇中含有毒素,需用食盐加明矾盐渍3次,使鲜海蜇脱水3次,才能让毒素随水排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