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崇拜:东亚海洋文化圈的特征

来源:亦夫   发布时间:2015-05-21 03:16:25 

广阔的海洋,从蔚蓝到碧绿,美丽又壮观。5月中旬的环渤海湾海洋文化考察,一路看来,一路都在想同一个问题:由环渤海湾各半岛及环黄海中日韩(朝)构成的东亚海洋文化圈(下文简称"东亚海洋文化圈"),他们最大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文化研究所所长曲金良教授在他的《海洋文化概论》中阐述:"海洋文化,就是和海洋有关的文化;就是缘于海洋而生成的文化,也即人类对海洋本身的认识、利用和因有海洋而创造出来的精神的、行为的、社会的和物质的文明生活内涵。海洋文化的本质,就是人类与海洋的互动关系及其产物。"
海,百川会聚之处;洋,盛多、广大,比海更大的水域。《尔雅》注:"洋,溢也。"《诗·陈风·衡门》:"泌之洋洋。"《山海经》曰:"洋水 昆仓之丘……洋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丑涂之水。"羊字在中国古代代表美好。如美、鲜、善、祥等,在《说文解字注》、《说文解字》、《考工记》里,羊、美、善同义。从地理学角度来讲,海,在洋的边缘,是大洋的附属部分。洋,是海洋的中心部分,是海洋的主体。

那么,从艺术的形象思维和哲学的理性思辨玩赏"文化"两字,"文"字本身包含两层含义:"亠"是一个形象化的符号,表示大地与火苗,象征太阳刚从地平线上升起,这个符号便蕴涵光芒普照、使世界从黑暗走向光明的指归;"乂"是个会意字,有"治理,使天下安宁、稳定"之意。因此,"文"字的意义可理解为"用普照世界的太阳一般的思想去治理社会,从而使天下得以安宁";"化"字是个意象化的符号,可形象地表示为"治服人的武器"的意义。组合起来,"文化"便明显地具有"一种光芒普照的思想是人类用以治理世界的有力武器"这样的基本思想观念。这是"文化"词语的本体意义或本质的意思。从中,我们不难看到,在远古的时代,中国人、中国的哲人便已从自然和社会现象认识到了文化对于社会治理的极端重要性和普遍意义。

环渤海湾和黄海区域从来就是中国北方海洋文化的代表,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北方的齐鲁文化、燕昭文化中已经包含了比较发达的海洋文化。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与隔海相望的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也在此前就共同沐浴在这一区域海洋文化的精神光照之中。以至后来明朝皇帝朱元璋取"朝日鲜明"之意,赐国号给"朝鲜"。而日本国一词意即"日出之国",传说日本是太阳神所创造。而山东旧称齐鲁大地,齐国在泰山之阴,鲁国在泰山之阳。泰山五岳独尊,是历代皇帝封禅之地,也是朝日观日胜境。鲁国位于中国之东,靠海,惯见日从海上升,故日居鱼下,所以,作为齐鲁文化中重要一部分的海洋文化,是不能离开对太阳的尊崇的。从"东亚海洋文化圈"诸国文化交流的历史渊源来看,日韩更认同齐鲁文化对他们的影响。由此可归纳:东亚海洋文化圈其实是一个太阳崇拜文化圈。这种诠释更符合"文化"作为"一种光芒普照的思想是人类用以治理世界的有力武器"的理念。以太阳崇拜为特征的海洋文化是营造中日韩人民共同精神家园的重要武器,也是东亚海洋文化圈的共同特征。

太阳每天清晨从东方升起(重生),光芒四射,给自然以光明和温暖,傍晚从西边落下(死亡),给自然以黑暗与死寂,具有死而复生的能力,以及给万物以生机的能力。先民们就自然而然地对"生生之谓易"(《易传?系辞》)的太阳产生了敬畏的心理,而萌发了崇拜太阳的思想,尊之为神,称太阳神。著名学者何新在《诸神的起源》中认为:日神信仰虽然在商周以后逐渐沉没于较后起的对天神、地示、人鬼多神系统的信仰中了,但是其痕迹和遗俗,同东、西方(包括美洲在内)各大文明区同样,却仍然比比皆是。何氏认为,所谓"华族",就是崇拜太阳和光明的民族。而日华之华,可能就是华夏民族得名的由来。

中国出土的新石器时代器物中大量发现的有关太阳崇拜的实物遗迹、古文献资料和所谓的"后羿射日"、"夸父逐日"反映了上古人类对太阳运动认知的深化,太阳的运行规则为先们实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基本的行为模式,提供了基础的空间和时间观念。人们借助太阳的升落而确定东西方位和昼夜之别,因此,太阳在中日韩三国先民的概念中,就是时、空的创造者和管理者。"华"的本义就是"晔",即太阳;如同金文中的"皇"字,取太阳光芒万丈,照耀大地之意。日本以"天皇"为太阳神后裔,中国以"皇帝"为天子,古代朝鲜的君王不能自称为"皇",而是向宗主国中国称"皇",一直到清朝政府在甲午战争(1894-1895)战败后,在《马关条约》中放弃对朝鲜半岛的宗主权为止。中日韩在相当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同属汉文化圈,汉字中的"皇"在中日韩都代表至高无上的君主,实际上是以太阳为信仰架构的。

日本人记忆中的民族远祖,是太阳女神天照大神。她的形成有两重可能。其一,从华夏大陆迁徙定居在日本岛的远古部落,看到太阳从海洋升起,逐渐产生对太阳和太阳神的崇拜,并最终形成自己是太阳女神的子孙的观念。其二,在迁徙日本岛之前,这些从华夏大陆来的居民,就已经有了对太阳和太阳神的崇拜;由于他们当时仍然处于母系社会,因此他们崇拜的太阳神乃是太阳女神。

朝鲜民族对太阳崇拜的历史古老久远,他们崇信的三星神,表现了一位朝鲜母亲命令她的三个孪生儿子与吞吃了太阳的黑龙搏斗,救出太阳后,变成守护太阳的三颗星的故事。古代新罗传说《檀君神话》中的"檀君",是天帝的子孙,被朝鲜民族奉为始祖神。直至现在,4月15日,金日成的生日被称为朝鲜"太阳节"金正日以法律的形式,将父亲金日成装扮成堪与"檀君"比肩的光辉太阳。

海洋文化的本体意义,诠释出了东亚海洋文化圈的共同特征,也是源头特征,乃是对太阳的崇拜。尽管世界上很多民族都有此情结,但以汉文化在历史上的同化作用而言,形成这样一整块区域性大同的海洋文化圈,在世界各区域还是不多见的。西方有个思想家汤因比非常崇尚中国传统文化,他曾预言:"统一世界各民族的伟业,将最终由中国人完成"。我想,中国人并不需要这方面的"伟业"理想,只要中国人能在文化上推动区域性的,甚至世界性的发展与进步,这就是中国人对世界、对后人的最好贡献。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