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非物质海洋渔捕文化资源的价值及开发策略

来源:柳和勇 叶云飞   发布时间:2015-05-21 03:16:31 
非物质海洋渔捕文化是指身口相传的渔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它融于涉海渔业的生产和生活中,是一种蕴涵着海洋渔捕人群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创造才能和文化意识的海洋文化成果。它主要包括海洋涉渔口头文化传承、海洋渔业民俗礼仪、海洋渔捕手工技艺及海洋涉渔传统艺术等。

我国非物质海洋渔捕文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积淀着深厚的中国文化内涵,具有很高的保护和开发价值,是当今我国非物质海洋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的重要领域。

一、 我国非物质海洋渔捕文化的独特价值

受海洋自然条件和渔捕生产方式等影响,我国非物质海洋渔捕文化具有自身特点和独特价值。

1. 中国文化精神呈现的综合性。中国濒海人群既受到传统农耕文化的主导影响,同时也受到海洋环境和海洋渔捕生产的深刻影响,他们是在农耕文化和海洋文化的双重影响中进行渔捕文化创造。非物质海洋渔捕文化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底蕴,有着与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不同的文化构成和具体呈现,并准确反映出中国传统农耕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特点,具有很强的综合性特征。

2. 中国海洋文化的典型代表性。海洋渔捕生产涉及船舶建造、海洋航行和海洋商贸等绝大多数的海洋经济领域,涉海人群构成广泛。因此,中国海洋渔捕文化汇聚着中国海洋文化的主要内容构成,也浓缩着中国海洋文化的发展历程。尤其是非物质海洋渔捕文化是濒海涉渔人群长期身口相传的海洋文化成果,更凝聚着中国海洋文化精神内涵,中国海洋文化的博大包容、开拓进取、和谐创造及不重商贸等特点在其身上典型呈现。

3. 刚毅的人文精神。受海洋艰苦环境和捕鱼风险莫测等因素的影响,海洋渔捕人群具有豪爽和倔强的性格。敢于面对困难,敢于面对凶险,并通过坚韧不拔的努力和奋斗,获取成功和幸福。刚毅人生态度和劳动精神时时深深影响着非物质渔捕文化的创造。如海洋渔捕手工技艺文化,表现出善于克服困难的聪明才智和不屈的创造精神;海祭等渔捕习俗,渗透着敢于与海搏斗的精神;渔号、渔歌、渔谣等粗犷歌吼中透溢出倔强的情感和执著的愿望。

4. 极强的集体群创性。大多数非物质海洋渔捕文化是众多渔捕劳动者共同创造的结晶,包含着集体的智慧和才能,并经历长期的磨炼得到不断发展和提高,蕴涵着世代渔捕者的汗水、心血和智慧。如从一个网具的雏形到最后的大量使用,这需要做无数次的修改和提高,熔铸着众多渔捕者的集体创造历程,也体现出一代代海洋渔捕者的文化传承和发展。

5. 浓郁的地域特色。我国毗连的4个海域地质构造不同,地理形态多样,海水温差较大,海洋渔业资源各具特色,有着不同的渔捕作业方式,形成了不同的非物质渔捕文化。同时,我国的沿海地区分属于不同文化区域,不同地域濒海人群在各自不同地域文化背景中开展渔捕文化创造,会在非物质海洋渔捕文化的样式和内容上留下深深的影响痕迹,保存着丰厚的地域历史文化内涵,形成地域特色,比陆域渔捕文化有着更高的保护和开发价值。

二、 开发我国非物质海洋渔捕文化资源的优化策略

受非物质海洋渔捕文化特性的制约,对其的开发策略既要遵循非物质文化开发的运作规律,又要采用一定的优化措施。

1. 全面普查我国非物质海洋渔捕文化资源。根据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规定,认定非物质海洋渔捕文化的资源,并从表现形式、文化价值、工艺技能、传承状况等作分门别类的详细登录;有时还需要从特定的角度对某种渔捕文化的潜在文化资源进行研究性普查。

2. 抓住非物质海洋渔捕文化的特点进行开发运作。围绕非物质海洋渔捕文化样式中的各种特点进行合理开发,取得多方面共赢的理想效果。具体地说,我们在准确把握渔捕文化样式特点的基础上,对特点呈现和表现形式进行开发设计,强化特点,放大内涵,突出特色,反映海洋渔捕人群的集体智慧,突现刚毅不屈等人文精神,让人们感受特有的地域色彩,并充分体现所蕴涵的我国海洋文化的典型价值。

3. 采用多种形式进行保护性开发。对那些已失去完全生存土壤的部分,我们可以通过博物馆的收藏和展示来加以保护性开发;对仍处于小范围留存但渐趋消亡的部分,可以选择性地给予支持,使其能以原状态的样式在小范围内得以传承,起到传播和传承的功能;对产生过较大影响并特色鲜明的部分,我们可以作复原性再现,让人们具体感受其独特的文化样式,咀嚼其深隽内涵;对那些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部分,在保有原态性基础上进行开发运作,在具体方法上,应充分体现当今保护和开发的现代科技含量。

4. 在广泛参与中进行传承性开发。可以对某些渔捕文化样式进行必要的加工,使之适合大范围传承。如海祭原为渔民下海捕鱼前的祈福形式,祭祀规模一般不大,但浙江象山、岱山等地围绕海祭仪式进行必要的加工,让更多的人参与、观赏,并通过开渔节和海洋文化节等形式得到集中展示,既得到传承,又产生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果。

5. 适度的海洋文化产业化开发。在基本保持其非物质渔捕海洋文化遗产原生态基础上进行文化产品设计,开展产业化开发和运作。通过文化产品的流通扩大非物质海洋渔捕文化的影响,在扩大社会效益的同时,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当然,任何单一的开发策略都有一定的局限和不足,我们只有根据非物质海洋渔捕文化实际,进行整体化的系统策划,才能实现非物质海洋渔捕文化的优化开发。(作者系浙江海洋学院海洋文化研究所)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