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脉相承 各居强势

来源:黄世中   发布时间:2015-05-21 03:16:34 
——温州、泉州亲缘文化初探
▲泉州是1982年国务院第一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海滨邹鲁”的美誉。
▲崇武古城
▲洛阳桥
▲泉州开元寺
▲清源山老君岩
▲泉州南少林
▲郑成功陵墓
茛泉州东西塔
▲泉州府孔庙

追溯历史,温州、泉州皆有着中原的共同血脉;展望当今,两地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求富进取,和谐稳定。从历史的近似性与现代化进程两个方面来看,温州、泉州的强势发展,正渊源于两地文化的亲缘性,值得进行比较研究。

上古时期同为越族

上古,长江以南史称“古越”。中原人氏以为“越有百姓”(《吕氏春秋·恃君》),所以也称“百越”。《汉书·地理志》颜师古注引臣瓒曰:“自交趾(今越南北部)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性。”史称其主要有於越、扬越、瓯越(东瓯,地处今温州一带)、闽越(今福州、泉州、漳州一带)、南越(粤)、骆越(西瓯,地处广西、贵州一带)。从土著居民看,温、泉两州上古时同为越族。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征服瓯越、闽越,设置闽中郡,治所闽侯即今福州,温、泉两地同属一郡。汉时又曾同属会稽郡。瓯越土著居民曾于汉武帝建元、元封年间两度迁徙至庐江、江淮间,而闽越土著亦曾南迁潮汕平原及东渡澎湖、台湾。西晋末,“五胡乱华”,北方战乱频仍,衣冠南渡,至东晋建立,中原汉族流民大量自今浙江、江西入闽。晋人聚居泉州最多,以致泉州南安江而改称晋江。此后,唐末五代战乱,金人南侵,中原都有大量汉族流民经浙江入温州至泉州、漳州。其中部分中原汉族流民在南迁过程中见浙地田土肥沃,遂定居于浙。故今日温州、泉州多中原血统,尤以河南大姓居多。泉州历来有“陈、林半天下,王、黄占一半”之说,而温州亦以陈、林、王、黄四姓人口居多。这种惊人的相似,也说明温州、泉州两地有着中原的共同血脉。

中原汉族之南迁温州、泉州,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瓯越、闽越的土著居民也逐渐汉化。加上瓯江、晋江流域的稻作文化、水利、航海,通商易市,农业、手工业、商业在唐宋时期得到很大发展。

人民温饱之后求富裕,富裕之后则谋求发展。到宋代,温、泉两地教育、科举已走在全国前列。温州于东晋明帝太宁(323—325)年间设立永嘉郡学,教授子弟。此后,南朝宋谢灵运、裴松之、颜延之等相继为永嘉太守,皆亲临郡学教授讲学。泉州兴学略迟,约在南朝宋文帝(424—453)时,至明帝泰始元年(465),学堂已很普遍,“家有诗书”(《福建通志·名宦》)。值得一提的是南宋初,温州状元王十朋于孝宗乾道四年(1168)任泉州知府,曾捐一年俸禄修建郡学,至今在泉州传为佳话。

郡学、县学的设立,其直接结果就是人才的培养。从科举方面看,温、泉两地考取的第一个进士都在唐代。泉州士子首登进士榜的是欧阳詹,与韩愈同科,后又与韩愈同为太学博士,相当于现在最高学府的教授。温州第一个进士是吴畦,唐宣宗大中十三年(859)进士及第,唐僖宗中和二年(882)任至宰相。从第一个进士起到清末,温、泉两地进士皆达1000多名。温州进士宋代尤多,泉州进士则明清两代居多。

学术艺术传播渗透

温、泉两地的文化亲缘关系,还表现在思想学术与文学艺术方面。在宋代,温州涌现了一批注重务实进取,反对空谈心性;倡导经世致用,反对贵义贱利、重农抑商的思想家,至南宋由叶适集大成,形成了“永嘉学派”。在泉州,至明中叶,也产生了具有近代色彩的启蒙思想家李卓吾,肯定个人欲望、个人利益,尊重个体个性;倡言人生应“自然、率真、快乐”,抨击伪君子、伪道德、伪道学。叶适、李卓吾的思想,产生于温、泉两地言商重利的历史环境,又反哺于两地人民,促进两地商品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使两地成为封建母胎内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

两地的亲缘文化,还反映在文学艺术方面,主要是市民文艺的产生和传播,其标志即温州南戏与泉州南音。温州南戏是比元杂剧更为成熟的戏曲形式,高明的《琵琶记》与以王十朋为主人公的《荆钗记》成为明清及近代泉州南音梨园戏、高甲戏,甚至布袋戏(掌中戏)及傀儡戏长演不衰的剧目。《王魁负桂英》、《蔡伯喈与赵五娘》两出,几乎家喻户晓。温州南戏经海陆两路,直接传入泉州及所属晋江、惠安、南安等地,与当地民间小唱相融而成为泉州南戏,亦称南音、南曲。至今,梨园戏(影响及于泉北之莆仙戏)仍存有南戏剧目2000多个。特别在曲牌、唱腔和表演程式上,有人称为“温州南戏的活化石”。温州南戏经泉州又传至潮汕平原,今日潮州戏,也应属温州南戏系统。

温、泉两地的亲缘文化,还表现在语汇上。如时节(时候)、天光(早晨)、日昼(中午)、日头(太阳)、金针(黄花菜)、落花生(花生)、鱼胶(鱼鳔)、草鸡(母鸡)、牛牯(公牛)、睏(睡)、洗面(洗脸)、面巾(毛巾)、吃茶(喝茶)、吃烟(抽烟)、箸(筷子)、配(菜肴)、烧酒(白酒),后生(年轻男子)、闹热(热闹)、笨(愚),等等。温州人创造了三个程度副词,相当于普通话的“很”、“非常”:死人、棺材、瞙瞊;如称赞非常好,则说“死人好”、“棺材好”、“瞙瞊好”。泉州人也创造了一个程度副词“哭父”,“非常好”就说成“好得哭父”。用死人、棺材、瞙瞊、哭父极不吉利的词来作程度副词,似乎来自古汉语“恶”的形象引申。古义“恶”就有很、非常的意思,如《史记·秦始皇本纪》:“临浙江,水波恶。”(波涛很凶猛)《淮南子·坠形训》:“美须恶肥”(很肥胖)。邵雍《自咏吟》:“胸中恶坦夷”(心中很平静)。陆游《钗头凤》:“东风恶”(东风刮得很猛)。“恶”在这里都是程度副词很、非常,与死人、哭父等义同。在词序上也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句式,即状语后置。如温州人说“你走先”,泉州人说“你走前”或“你走头前”。

共同具有海疆特征

温、泉两地之所以存在文化亲缘关系,除了上面所说的两地商品经济发达与人民务实求利的精神相似外,还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地理地缘形成共同的“海洋文化”。两地同处我国东南沿海,与中原的“内陆文化”不同,海洋文化有更多的向海外发展谋生求利的海商精神。沿海丘陵,山多田少,人口繁衍后则走出海外,借舟船以居间贸易。早在三国孙吴时期,东南沿海人民即有“越度大海”,与境外进行物物交换之事。此后逐步发展为海外通商,故温、泉两地造船业非常发达。早在唐僖宗中和二年(882),温州即能造大舰从海路直通杭州。南宋高宗时,诏令沿海各州大造船只,温州、泉州均为造船中心。温州每年可造大船100艘(南宋楼钥《攻媿集》)。而泉州船舶质量较好,宋高宗绍兴初年,朝廷一次即向泉州订购200艘。由于海外贸易的发展,北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成立泉州市舶司,总领福建全省海外贸易;温州也于南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设置市舶司,早于杭州澉浦港市舶。温州商船已至朝鲜、日本、印度、波斯、阿拉伯、坦桑尼亚等地通商贸易。泉州则引来海外多国商人聚居贸易,成为宋元时期世界第一商港,泉州商人足迹及于36个国家。

其次是大量泉州人口的北迁温州,促进了亲缘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温州在唐高宗上元二年(675)有人口241694人,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仅为20.56人,相对属于“宽乡”,故能接纳福建移民。史载自唐末五代,地近福建的平阳、苍南、洞头、玉环等地即有福建移民,而泉州、漳州两地占90%以上。明代防倭,实行海禁。清初郑成功入主台湾,清廷不仅禁止闽人海外贸易,更禁止出海捕鱼;规定泉州沿海岸线30里地禁止民居,百姓一律迁入内地。泉州百姓无法生存,或渡海至台湾(至今台北70%以上人口祖籍为泉州),或南迁潮汕,而许多人则北移温州。据史晋川《温州模式研究》载:嘉庆二十五年(1820),温州人均土地为1.13亩,而泉州仅0.59亩,这是温州可以接纳泉州移民的客观条件。泉州人北移温州,多以聚居形式结成村落,在海岛、海湾或半岛形地块生存繁衍,至今玉环、洞头、平阳、苍南等地仍多闽南方言,大多为泉州移民。

第三,泉州的海商文化与温州的民营经济、重商主义,敢于创新精神的融合,使温、泉的亲缘文化更具海疆特色。明清以来,北起上海,经明州(宁波)、温州、福州、泉州、厦门、汕头至广州,形成我国东南沿海一条环海商业文化链,而温、泉是其重要的环节。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