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美国康乃尔大学从事访问研究的苏教授在记者会上 介绍了她在这一问题上的研究成果,她说,国际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国是15世纪前的海洋之王。中国的历史记载就有“闽在海中”的传说,从海仰、造船技术、航路网络、航海技术和丰沛的物产到600年前的郑和下西洋,都在证明福建是世界海洋文明的发源地。考古发现和历史文献也表明,从福建出发的远洋船队在航行的范围和距离都超过了埃及人、腓尼基人和迦太基人。
她指出,从先秦到唐,福建的海洋文明有三个重要的标志:汉朝闽越国与朝廷的交恶过程;三国时代福建的东冶、温麻(福州地区)不仅是吴国的海军基地和造船基地,还是“浮海求夷洲(台湾)及檀洲(夏威夷)”的出发点;到了唐朝中期,怛罗斯战役的失利与安史之乱使得中国的经济中心南移,福州成为三大对外贸易港口之一。
苏文菁认为, 宋代随着经济政治中心的不断南移,福建的海洋文化源于中原文明,据中外典籍记载,福建是当时世界上最富庶和最有吸引力的区域,高度繁荣的泉州已经与近百个国家交往,郑和下西洋船队的航海力量都源于福建,三下西洋时干脆改从福州长乐出发。
苏文菁说,虽然中国南部漫长的海岸线上许多地方都有形成海洋文明的地理条件,但从研究资料来看,福建的海洋文明不仅起源最早、持续时间最长,而且创造了人类海洋文明的诸多壮举,树立了木质帆船航海的典范,因此可以说,福建是世界海洋文明的发源地。
强磊出版社总编辑冰凌说,苏文菁教授提出的这一理论有助于人们摆脱以往对福建认识的边缘化,将使人们对福建乃至中华传统文化有一个崭新的阐释和准确的定位。(完)
附:《在纽约解读福建》丛书十卷本书名
总卷《在纽约解读福建》、第一卷《“掀起你的盖头来” -福建是世界海洋文明的发源地》、第二卷《“闽在海中”---海洋文明的地理层面》、第三卷《“以舟为车”---福建的族群与民族结构》、第四卷《 “以海为田”---海洋文明的经济层面》、第五卷《东方海神妈祖---海洋文明的文化层面》、第六卷《郑和从福建长乐下海---福建航海技术与军事的发展》、第七卷《执手而行的台湾---福建海洋文明的延伸》、第八卷《海洋文明的航船重新启航---建设福建现代海洋文明的辉煌》、第九卷《无法拒绝的航行---世界向往现代海洋文明的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