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海上丝路枢纽 梳理文化传承脉络

来源:   发布时间:2015-05-20 15:51:24 

两千多年的海洋文化沉淀与海上丝路的经验浸润,给广州的城市品格、思维方式与发展视野,带来了难以估量的影响,留下了一大批具有历史和现实意义的古迹及精神财富。广州要挑起21世纪海上丝路龙头,建成海上丝路枢纽,须先梳理出一套完整的文化传承脉络。
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最有代表性的港口城市广州应发挥独特优势,力争更大作为。其途径不只局限于打海洋牌,而应是综合运用海洋、陆路、空港、信息港;其主体不只局限于商人,而应是政治家、文化人、商人携手推进;其作用不只局限于经济,而应是政治、经济、文化综合渗透。在国家谋求海洋通道价值和战略安全、广东建设海洋强省、推进粤港澳一体化、打造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以及广州推进新型城市化、国际大都市建设的大背景下,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部署中,对应于把新疆建成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可探索把广州建设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枢纽,这是广州扩大经济开放程度、率先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
一、历史沉淀、产业基础、区位优势使广州可以成为海上丝路核心枢纽
唐代《皇华四达记》描述了“广州通海夷道”贯穿南海、印度洋、波斯湾和东非海岸的90多个国家,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远洋航线和唐朝最重要的海外交通线。如今,东盟十国拥有广东籍华侨2300万人,占东盟全部华侨华人六成左右,这是促进广州与丝绸之路沿线城市经济文化、社会人才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力量。从历史沿革、地理优势、城市发展水平、经济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等综合分析,因海而兴的广州堪当大任。从省的层面看,广东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和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在“三个定位,两个率先”总目标的统领下,建设海洋强省、建设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申报粤港澳自贸区等一系列目标规划,都可以沿着这条古老而崭新的海上丝路,找到新的依托和思路。广州是国家三大门户城市之一、省会城市,也是资格最老、底蕴最深、实力最强的海上丝路港口城市。其海港南沙港是连接珠三角两岸城市群的枢纽性节点,空港白云机场是国内三大航空机场之一,电子信息以及天河智慧城信息港引领智慧广州建设,中新知识城荟萃世界性知识型高端人才。在国家和省双重政策利好的布局下,广州应该当仁不让地挑起打造海上丝路龙头的重任。
二、21世纪海上丝路需要一个引领群伦的核心城市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高速发展,广州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不转型升级、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长足发展将难以为继,经济社会的优化提升会遭遇滞碍,建设国际大都市的长远之计也会碰到瓶颈。广州身居海上丝路起点的核心,应该借着21世纪海上丝路的战略部署,内强素质:在生态环境、经济产业、文化建设、区域规划、城市管理等各方面全方位引进先进、实用的国际经验,重塑城市发展格局和布局,真正融入到全球发展潮流中去。外引潮流:凝聚各种正能量,将其与建设国际大都市和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结合起来,扩大对海上丝路沿线国家的影响,拓展对外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发挥广州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引领作用,扮演好核心枢纽角色,借此提升国际知名度、认可度,继续引领潮流。
三、广州建设海上丝路核心枢纽的六大立足点
一是立足于与东盟建立战略合作基点。广州历来都是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门户城市,东盟十国也是广州最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之一。近年来,东盟已成为广州除美国、欧盟之外的第三大贸易伙伴。2013年广州市与东盟贸易总额达132.06亿美元,占广州市进出口额的11.27%。
二是立足于交通和基础设施的拉动。海运方面,通过开拓国际航运线路,增加国际航运的班次密度,主动融入国际化货运物流体系;陆运方面,加强内接周边及内陆腹地的公路、铁路的联通和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便捷高效的通关体系;空运方面,推进白云国际机场扩建工程建设,扩大吞吐能力,加密与沿线国家的航空客货航线,增强白云国际机场航空枢纽功能,并以白云国际机场为龙头,将珠三角机场群建设成为21世纪海上丝路的中转集散地和大航空门户。切实构建21世纪海上丝路互联互通综合枢纽平台,使广州真正成为国际商贸中心。
三是立足于金融等服务行业创新。广州可探索推进与东盟国家在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业务等方面的创新合作,搭建金融机构交流对话平台,开展创新金融产品上市融资研究,开展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衍生品研究,搭建跨境金融服务网络,探索建立人民币国际结算中心,在开放国际投融资、人民币资本账户可兑换、利率市场化等方面先行先试。特别是整合地方金融机构优势,依托南沙明珠湾区、天河金融城等地区,推动金融机构在境外开设更多分支机构,为广州繁荣发展和内外互利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四是立足于推动广州产业转型升级。广州一直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窗口,尤其是“广交会”已成为我国对外经贸联系的重要平台。目前,广东正在实施产业转型升级计划,而沿线各国尤其是东南亚国家经济发展程度不一、产业跨度很大,为广州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空间。广州可立足于广交会的辐射影响,利用海上丝路沿线国家与广州产业的互补性,扶持本土优秀民企,促进品牌国企包装,打造品牌企业,进军东盟集生产、销售一体化的产业园区,推动民族工业品牌国际化,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五是立足于海上丝路文化精神重塑与传播。两千多年的海洋文化沉淀与海上丝路的经验浸润,给广州的城市品格、思维方式与发展视野,带来了难以估量的影响,留下了一大批具有历史和现实意义的古迹及精神财富,黄埔港、南海神庙及码头、琶洲塔、怀圣寺光塔、十三行等不胜枚举。广州要挑起21世纪海上丝路龙头,建成海上丝路枢纽,须先梳理出一套完整的文化传承脉络,如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交流、与商贸发展、与城市建设、与广府、与宗教、与史迹保护等系列文化发展,为新一轮的发展奠定文化基调和理论基础。这方面还可以跟文化旅游结合起来,以海派文化的多元性和开放性为引领,更好地融入国际社会,提升岭南文化国际影响力。
六是立足于建立广州—东盟产业人才培养基地。遵循“以我为主”的原则,把教育培训基地建设成为产业人才培养、科学研发、区域合作、国际交流的重要平台。其一,在东盟国家设立教学点,建立科学的产业技术培训课程体系和高水平的师资队伍,选派教师出国开展教学与培训;其二,在东盟国家就地培养一批具有较高专业学术造诣、掌握一门以上东盟国家语言的教师队伍,面向东盟国家招收生源,重点培训广州与东盟互补发展的产业技术人才;其三,在广州建立东盟国家工业技术培训基地和新技术研发基地,为服务国家外交战略大局,服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贸交流活动提供充分有力的产业人才和智力支撑。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