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首次海底之行

我的首次海底之行

来源:刘永刚   发布时间:2015-05-20 15:52:04 

2014年7月22日,对我来说是人生中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我首次乘坐“蛟龙”号载人深潜器下潜至西太平洋3142米的深海进行近底科学考察。对任何人而言,这都是一次值得骄傲和备感幸福的经历。
7月21日傍晚我接到通知,22日将同潜航员傅文韬、李宝钢一起下潜。当天夜里,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睡。这一天我期盼已久,我终于有机会乘“蛟龙”下探深海了。
第二天我早早起床,洗漱完毕后,依次检查背包中要带的物品,然后来到潜器工作间等候。6时45分与潜航员傅文韬、李宝钢会合,我们按计划时间陆续进舱。6
时54分潜器封舱,舱内闷热,温度计显示为35.8℃,我们不一会儿就大汗淋漓。7时整潜器准备布放,7时15分潜器入水,整个流程环环相扣,有条不紊。此时,潜器受到海面的涌浪作用不断颠簸,富有下潜经验的傅文韬向我和李宝钢传授防晕经验,身体半躺着依靠在舱壁上,头晕反胃的不适感马上减轻了很多。
7时26分潜器开始下潜。看着显示屏上不断递增的深度值,我们逐渐远离海面,海水的颜色也由湛蓝变为深蓝,再到墨蓝,最后完全成为漆黑一片。下潜过程中,我不时向窗外望去,虽明知看不到东西,但总被新鲜感和好奇心驱使,希望能看到什么新奇景观。
随着下潜深度的增加,舱内开始变得凉爽起来。大约过了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显示屏跳动的数字表明我们离海底越来越近,透过观察窗海底已清晰可见。150米、100米、50米……潜器平稳着底在山坡之上。借着潜器上探照灯的光,我认真审视着眼前的海底。这是一片静谧的水世界,没有丝毫的纷繁与嘈杂,一切都显得那么深邃祥和,同时又给人一种神秘感。潜器开始推进前行,我们进行爬坡作业。虽然之前通过海底摄像机对海底有过观察,但如此身临其境的近距离考察让我感到特别兴奋。海底的景观非常奇特,大部分地方都覆盖着白色的沉积物,其上零星散布着细小砾石,偶见生物印迹或波纹。随着爬升,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黑色岩石,砾状、块状、球状、卵状……形状各异,大小不一。继续前行,我们遇到了一个陡坎,近乎垂直,垂直面参差不齐。之后不久,又遇到一块谷地,下降的地势呈台阶状。这样的陡坎阶地地貌在全程海底航行中几乎处处都是,而且交错分布。这种地形地势高差小到三五米,大至十几米甚至20多米,阶地之上凸凹不平,砾石散乱,加上底流影响,给潜器的航行和取样都造成了很大的麻烦。潜器有几次准备靠近采样,但都着底不稳,出于安全考虑,最终不得不放弃。在有如此风险的地段航行,我们不敢有丝毫懈怠,傅文韬一边稳操推进器,一边观察着正前方,李宝钢和我则分别盯紧左右舷窗,时刻关注着潜器两侧地形的变化,随时向傅文韬报告情况,以防潜器发生刮擦和触碰。
航行中见到的生物主要以珊瑚和海绵为主,大多生长在地形陡峭的岩脊上。突出的岩脊上探出一株株形态各异的珊瑚,随着海流轻轻摇曳;还有成簇聚合的白色海绵,好像倒悬在屋檐下的鸟巢。由于地形复杂的缘故,很多时候我们只能远观拍照而无法近距离采集。航行中,偶尔也能见到海星、海参和鱼虾。其间,一条海蛇般细长的鱼头上尾下,身体摆来摆去像是在跳摇摆舞,渐行渐远。
在潜航员傅文韬熟练精准的操作下,我们克服地形复杂的困难,完成了一个又一个地质考察任务,采集了丰富的地质和生物样品,同时获取了高清的海底视频资料和照片。不知不觉中,6个小时过去了,15时02分我们抛载上浮,海底考察任务结束了。在那一瞬间,我心中充满了不舍和留恋。
通过此次下潜,我也体会到了潜航员的不易。舱内空间有限,身体不能完全伸展,加上湿度大,长时间保持蜷缩的姿势,身体很不舒服,尤其是大腿和膝盖十分酸痛。另外,海底潜行还常伴随难以预料的风险。因此,他们获得今天辉煌成果的背后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