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的高度决定探海的深度

来源:新华社   发布时间:2015-05-20 15:53:47 

中国海洋发展指数(ODI)22日在北京发布。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海洋发展指数的科技创新子指数为113.0,比2012年增长4.4,2010-2013年子指数年均增速为4.2%,表明国家海洋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

科技的高度决定探海的深度

国家海洋局局长刘赐贵表示,我国将深入实施科技兴海战略,以培育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重点,引领带动海洋经济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全国科技兴海规划纲要(2008年-2015年)》提出,到2015年,科技成果转化率提高到50%以上,取得一批海洋产业核心技术。《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进一步提出,到2015年,海洋科技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将达到60%以上。

海洋科技创新是转变海洋资源开发方式,促进海洋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要素和重要支撑力量。近年来,科技创新对海洋经济的引领作用越发明显:海水养殖由近海向远海快速拓展;海洋生物制品向高值化、高端化发展,拓展了海洋生物材料等新的产业链,环境友好型生产工艺大大提升了产品附加值;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增加值比上一年增长20.7%。一批海洋装备产品国际竞争能力显著提升,加快了海洋装备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海水利用技术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产业较快发展;海洋能和海上风电项目有序推进。

目前,我国已经拥有用于7000米深海资源探索的“蛟龙号”、3000米水深作业的“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等一系列“深海重器”,经略海洋的深度正在不断扩展。中科院海洋领域战略研究组发布的《中国至2050年海洋科技发展路线图》指出,当前新一轮的海洋竞争已经完全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次海洋竞争,海洋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在未来的海洋竞争中将占据主导地位。

装备保障是基础和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中国海工装备的档次不断提升。在南海,“海洋石油981”的投入使用打破了国外在深水钻探领域的垄断局面。在挪威北海,中集来福士交付的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4次获得“最佳月度平台”。目前,我国海工产品接单量已经占据全球市场超过30%的份额。两年前,“蛟龙号”载人深水器顺利完成7000米级海试,使我国具备了在全球99.8%的海洋深处开展科学研究、资源勘探的能力。截至目前,“蛟龙号”已完成75次下潜。在专家眼中,“蛟龙号”已成为海洋装备的形象代言人。

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曙光表示,海洋是相对完整的巨型复合生态系统,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对海洋的系统认知,海洋装备是基础。

工信部装备司副司长李东表示,目前我国已基本实现浅水油气装备的自主设计建造,部分海洋工程船舶已形成品牌,深海装备制造取得一定突破,部分装备已具备世界水平。此外,海上风能等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装备初步实现产业化,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等海洋化学资源开发初具规模,装备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专家预测,随着近两年一些企业技术引进吸收期的结束,能够更好地控制成本、提升利润率,加上全球需求复苏,中国海工企业将迎来快速发展……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