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定海民俗风情(之一):石器

老定海民俗风情(之一):石器

来源:庄世维   发布时间:2015-05-20 15:59:52 

定海人有一句俗语叫“笨贼偷捣臼”,因为石制器具非常笨重,偷这些东西完全得不偿失。是专门嘲讽那些不讲究办事效率的人。民间使用的主要有加工粮食的石碾、石磨、捣臼、捣刺头等,一般都是固定于某一个地方作为民间公共用具。由于现在粮食加工都已机械化,这类石器就成为废弃的遗物,在乡间的角角落落尚能发现它的踪迹。我们曾经为了验证一句民间的谚语“长白碾子秀山塘”,在定海长白岛小满村真的找到了一个全市最大的碾子。

南方的碾子间,相当于北方的磨坊,专门用于粮食加工。一般都建筑在村落中央,便于附近村民都能就近进行粮食加工。所以不管村子再穷,碾子房却总是一个少不了的公共基础设施。

水稻作为南方主粮,最为麻烦的一个加工程序就是把米从谷壳内分离出来。从马岙土墩中,专家发现6000年前就已有人种植稻谷的证据,但我们难以确定原始社会的人是怎样加工稻谷这类粮食作物的,有一种办法很可能是将收上来的稻谷置于呈凹形石块上,然后再用一块石头击打,一些稻谷的谷壳就会与米粒分离,但这种办法实在太麻烦,效率又极低。米粒小,而稻谷不可能粒粒都轻易“脱壳”,总有那么一部分混于米中,而“谷壳”(又称砻糠)是一种极为粗砺的外皮,饭里绝对不可能同时有它的存在,必得去除之。由此我们的祖先就发明了石臼和石杵,这是“凹形石块与石头击打”的改进版,原理基本相同,丝毫没有改变。这种劳作是非常辛苦的,举着笨重的石杵,一整天才能舂得数斗米,非强壮男子不可为。

用石磙子碾磨加工稻谷,是祖先的一大发明。它的原理就比石臼和石杵进步多了。起初是用人力推动石磙,后来改为畜力拉动。畜力拉动的石碾可以做得更大,因而效率也就更高,但两者的原理是一样的。我们知道,由于石磙是一个圆柱体(两端直径相等),石磙的一头固定一个中心点,绕着石碾盘同时作自转和公转的圆周滚动时,同样绕一周,由于碾盘上半部的圆周远比下半部小,这必定会导致石磙上部处于不断的“空转打滑”过程中,即不断与底下的石碾盘发生“摩擦”,利用这个原理将稻谷“撕裂”,把米从壳中分离出来。这与用石臼“舂米”原理的概念完全不同,我们的祖先沿用了上千年。

碾子间必须是正方形的,屋面大小取决于石碾盘大小。一般的石碾盘直径有2米或3米,长白乡小满村的一间碾盘特大,竟有3米半,加上牲畜和行人走道的宽度,这个碾子间的宽度和进深至少要造5米×5米大。屋正中用一根巨大的抬梁。这根抬梁除支撑整个屋顶重量外,同时用于固定碾盘中心的那根巨大的转轴,这根轴上连接石磙子,被畜力拉动,发出隆隆的巨响,整个屋子为之震动,所以说,碾子间造得不牢固也不行。

由于碾子间是个公共设施,不碾米时就空无一人。所以就会成为流浪汉和落泊文人避风雨之所,也可以成为旷男怨女们幽会之地,于是就发生了许多“碾子间”的故事。有离奇的雨夜白衣女子厉鬼案、五通鬼夜半拉空磙案、与庶母私通乱伦案、情杀血案、弃婴案等等,是乡间百姓在茶余饭后取之不尽的故事发生地,也成为乡村文学家敷演人间悲喜剧的渊薮。

石捣臼体积比碾子小,一般安置于同族人家的“众家堂前”内。因稻谷砻成米后还得进行再加工,把米粒外的一层薄膜(细糠)褪去,这就需要用到石捣臼和石捣刺头(石杵)。石捣臼是一个形似巨大碗状的容器,重达千余斤。所配套的捣刺头是一块雕琢成半球形的石块,重约三四十斤,一头镶上一段20厘米高木柱,木柱上再打孔接上手柄就可以使用了。

石臼内放入稻米后,两个壮男丁手持捣刺头相对而立,一上一下举杵捶击,米粒会在臼内自行摩擦翻动,直至将米糠褪去。为增加米粒的摩擦力,还得适当喷上一些水。这是一项体力消耗非常大的劳动。定海岛民至少在晚清之前,除此无法采用其他办法加工稻谷。

由于定海岛民非常喜欢食用米制作的“粉食”,如年糕、团子、汤果、青饼、麻糍、蒸团等。制作这些食物都要用到米粉,把米磨成粉需用石磨。石磨有好几种,由两片直径40厘米、厚度约20厘米的石盘组成上下两扇,整个石磨重达数百斤,安装在一个有4只脚的木架上。上扇是活动的,下扇是固定的,上下扇相互接触的一面都凿有齿缝,下扇的圆心处镶有5厘米高木制“磨心”,与上扇的中心孔啮合,上扇的一侧凿有一个7厘米大小的圆孔,便于将米拨入磨内磨碎。上扇的侧面还安有一个长为40厘米的带孔木“耳”,便于牵磨的“磨掸”插入。动作时,由一人或双人一拉一推牵动磨掸,带动上扇磨盘以逆时针方向旋转,再由一人“把磨头”。把磨头者须完成两个动作:左手扶定磨掸一头,让牵磨者能越过前、后两个“死点”使磨盘能顺利作连续圆周转动;用右手随时将米粒添入磨孔内。两片磨盘之间就有米粉(或米浆)流出,滴落于下面的白篮内。有一种石磨的下扇四周带有“槽沟”,槽沟一头开口,这样米粉或米浆就会顺着槽沟集中滴落。民间对这种牵磨动作有一个谜语:“外鹅叫,雪花飘,3个老大同船摇”。所谓“外鹅叫”是因为磨掸在转动时会发出摇橹般的“欸乃”之声。还有一种石磨,其上盘上相对方向装有横木档,横木档抵住推磨人的小腹部位,完全依靠人的力量作重复的圆周行走推动磨盘转动。著名戏剧《李三娘推磨》就是这种石磨,这种推磨定海乡间多用于做年糕时磨米粉。也有一则谜语:“相隔三尺不相碰,日行千里不出房”。

定海民间使用的石器还不止这些,比如说还有一种石制“晾衣墩”,一般都成对。这是一种4个面略呈梯形的方石块,中有一孔,插入竹子做的“晾衣杈”后,再横向搭上晾衣竿就可以晾晒衣服了;有一种石砣子,用于墙门打开后作门靠,使之墙门不容易被风吹动;农户们家家基本都养猪,一般用木头钉成的猪槽易被猪拱翻,所以大多用沉重而又粗笨的石猪槽;那些鼓形的石凳、圆形的石桌,由于坚固、笨重不易移动,都能成为凉亭、街边的公共用具,至于渔业生产上用于网具上的有孔的大大小小石碇、石锚,建筑业上石窗、石梁、柱础、石碑等,已不在民间百姓生活常用器具的范畴了。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