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国际海底资源 提升深海科技实力——中国大洋事业发展回眸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16:00:10 

近年来,大洋工作喜讯频传——

载人深潜,“蛟龙”号下潜深度突破7000米,创造了中国深度,在大洋深处留下中国印迹;

大洋科考,足迹遍布三大洋,形成了“多种资源、多海域、多船作业”的海上调查格局……

今年是国家海洋局建局50周年。50年,对于人类历史来说,不过一瞬;但对奋力追赶的大洋人而言,却有着沉甸甸的份量。

在国家海洋局领导下,通过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以下简称中国大洋协会)这一国家平台,广大大洋工作者栉风沐雨、奋勇攀登,攻克一个又一个难题,闯过一道又一道难关,为维护和拓展国家海洋权益、开发国际海底资源、发展深海技术装备做出了突出贡献。

高瞻远瞩 审时度势 构建大洋战略格局

国际海域由于其广阔的空间和蕴藏的丰富资源,对于拓展国家发展空间,增加战略资源储备意义重大。开发国际海域资源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将创新、提升和跨越发展海洋整体能力,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历史使命。

1984年,我国确定了1990年前向联合国申请国际海底多金属结核矿区的目标。1990年,我国将国际海底多金属结核资源研究开发列为国家长远发展项目,设立大洋专项,并成立中国大洋协会。

作为深海大洋领域跨行业、跨部门的组织协调平台,中国大洋协会组织国内优势单位参与国际海域工作,通过国际海底资源研究开发活动,开辟我国新的资源来源,促进我国深海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与发展,维护我国开发国际海底资源的权益,并为人类开发利用国际海底资源做出应有的贡献。

2000年,针对国际海底区域形势发展,我国及时将大洋专项扩展调整为面向国际海底多种资源,确立“持续开展深海勘察,大力发展深海技术,适时建立深海产业”的工作方针,将21世纪中期前的国际海底区域活动大致划分为资源勘察与申请矿区为主、研究开发深海产业技术为主和建立深海产业3个阶段。

2010年,从全球、发展、强国战略出发,确立了“增加战略资源储备、拓展国家发展空间、提升深海科技实力、深入国际海域事务”的大洋战略目标,按照“立足资源、超越资源”的思路,通过持续开展深海勘察,大力发展深海技术,构建进军三大洋的战略格局。

硕果累累 亮点纷呈 创新驱动蓝色发展

在大洋战略的总体布局下,广大大洋工作者奋勇攀登,潜心攻关,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大洋工作取得了一系列令国人自豪、让世界瞩目的成就,呈现诸多新亮点——

战略布局实现新拓展。国际海域工作已由资源调查评价为主向综合调查拓展,调查区域由太平洋拓展到印度洋和大西洋,立足太平洋、拓展印度洋、挺进大西洋的格局初步形成。

资源调查实现新突破。新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全面展开,增加了矿产资源储备,深海底基因资源研究有了良好开端。

深海科技实现新跨越。以“蛟龙”号为代表的深海运载技术装备取得重大突破,国产调查装备已成为我国深海调查的主力,深海科学研究取得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成果。

参与国际海域事务呈现新局面。在国际海底区域事务中的话语权明显提升,大洋事业吸引八方人才,一大批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积极投身到大洋考察、深海高技术开发、深海科学研究、国际法律和国际海域事务等工作领域,保证了我国国际海域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回首望去,这些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仿佛就在眼前——

在国际海底矿区申请方面,1991年我国在联合国海底筹备委员会登记注册为国际海底开发先驱投资者;2001年中国大洋协会与国际海底管理局签订了位于东北太平洋的7.5万平方公里多金属结核矿区勘探合同,2011年获批位于西南印度洋1万平方公里的多金属硫化物勘探合同区,2013年获批位于西北太平洋3000平方公里的富钴结壳勘探合同区。

在国际海域资源调查方面,自1992年起,我国组织开展了30余个航次的大洋科学考察。2005年,“大洋一号”船开展了我国首次环球科学考察。如今,大洋调查足迹遍布三大洋,调查内容涉及多金属结核、富钴结壳、多金属硫化物、深海生物基因等多种资源和环境评价,形成了多种资源、多海域、多船作业的海上调查格局,航次调查为新资源矿区申请工作和勘探合同履行提供了科学支撑和翔实资料。

在勘探合同履行方面,我国积极开展资源调查与评价、选冶技术研发,特别是在深海环境研究评价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通过大洋航次,初步了解和掌握了中国合同区的环境基线。进行了不同层次的生物、化学、水文、地质基线调查,获得了较系统的生物、化学、物理和地质环境基线资料,并通过对大洋环境数据的时空变化的对比研究,初步了解和掌握了合同区的环境基线。

我国提出并开展的环境基线及其自然变化研究计划完成了大洋环境基线调查技术规程研究和中国开辟区海洋生物生态基线、化学基线、地质基线、物理基线、羽状流综合评价研究,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同,并在国际海底管理局有关规章的制订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深海生物基因资源研究方面,通过大洋专项实施,国际海底区域的生物资源采样及培育能力逐渐增强,自主研发了技术先进的深海保真采样设备、深海环境模拟与微生物培养平台,并以大洋海上调查航次为主要依托,获取了6000米水深以内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样品,分离培养出了一系列嗜极微生物,构建了微生物菌种资源库和典型深海环境大片段元基因组文库,开展了药物先导化合物、极端酶等应用基础研究。

在深海装备技术发展方面,走向大洋带动了海洋技术装备的跨越发展。2012年,历经7年研制和4年海试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下潜至7062米深度,成为世界同类作业型下潜深度最大的载人潜水器。自2013年开始,“蛟龙”号进入试验性应用阶段,在培养和锻炼下潜人员与保障队伍的同时,为我国科学家提供了近距离接触深海海底的机会,取得了一系列的科学研究成果。同时,“海龙”号无人缆控潜水器、“潜龙一号”无人无缆潜水器等一大批高新深海技术装备也相继完成研制并投入使用。装备技术的发展,增加了调查取样的手段,推动了深海科学研究和国际海域资源调查工作。

在海底地理实体命名方面,以历年大洋科考与调查资料为基础,我国于2011年首次对国际海底的地理单元进行命名,迄今在三大洋已有43个获国际认可、体现中华文化与中国元素的海底地名,其中由中国大洋协会组织编制并获得审议通过的国际海底地理实体命名共有39个。

在业务支撑平台建设方面,中国大洋样品馆、中国勘察技术和深海科学研究开发基地、中国大洋地球与环境科学研究中心、中国大洋资料中心等业务支撑平台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国家深海基地项目一期工程也在建设当中。

满怀信心 继往开来 从新起点迈向新征程

自1990年国家设立大洋专项以来,按照持续开展深海勘察、大力发展深海技术、适时建立深海产业的工作方针,我国在国际海底取得的积极进展为全面走向大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洋专项的实施已日益显示出其长远的战略意义。

回首大洋事业发展历程,我们有理由感到自豪与自信。今天的大洋事业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大洋工作者们正在以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和改革创新的精神,瞄准国际海底活动新动向……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