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颖

来源:百度百科   发布时间:2015-05-20 16:04:37 

1个人简介

王颖,女,自然地理学家、海洋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任。

1935年生于河南潢川,原籍辽宁康平,被授予过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担任过南京大学海岸与海岛开发国家试点实验室主任,南京大学地学院院长。

1956年南京大学地理系地貌学专业毕业。

1961年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海岸地貌与沉积学专业副博士研究生毕业。

1979-1982年任加拿大Dalhousie大学地质系海洋地质学研究员,Bedford海洋研究所访问学者。

2001年被加拿大Waterloo大学授予环境科学荣誉博士学位,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为海岸海洋地貌与沉积学,专长于从海岸动力、地质地貌与沉积多学科结合的途径研究海岸海洋的成因、变化趋势与开发利用;主编和参编过《祖国的海岸》、《石英砂表面结构图集》(中、英文版)、《海岸地貌学》、《中国海洋地理》、《海岸--通向海洋的虹桥》、《海南潮汐汊道港湾海岸》、《黄河三角洲发育演变及对渤、黄海的影响》、《环境地质学》、《黄海陆架辐射沙脊群》、《海岸海洋科学概论》等专着和教材;在具有地域特点的淤泥质潮滩海岸、鼓丘海岸以及河海体系与大陆架沉积等方面有重要贡献,总结潮滩动力环境的沉积与生态模式,分析中、新生代泥沙粉砂岩沉积环境,把我国潮滩研究推向国际先进水平,从中国主要河流对大陆架的沉积作用深入到河海体系相互作用、沉积物搬运与陆源通量、黄海辐射沙脊群形成演变等研究,推动发展了具有学科交叉特点的海岸海洋科学,将海陆相互作用研究与全球变化相结合并应用于海岸工程建设之中。

自1958年以来,一直从事海岸动力地貌与海岸带泥沙运动研究,是我国海岸动力地貌学方面最有贡献的科学家,曾在国际著名杂志Sedimentology, Jour. of Geol. Soc. London, Marine Geol.等及国内重要学术刊物《中国科学D辑》、《科学通报》、《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科学》、《第四纪研究》、《沉积学报》、《中国沙漠》、《干旱区地理》、《自然资源学报》、《海洋学报》、《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海洋通报》、《海洋科学》、《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水资源保护》、《海洋地质动态》、《云南地理环境研究》等发表论文100多篇,是我国海岸海洋学家中在国外发表论文最多的科学家之一。

3学术贡献

她在科学上的主要贡献有四个方面:

1. 海岸动力地貌方面

中国淤泥海岸很长,是中国海岸的主要特点。王颖对中国淤泥质海岸研究的贡献主要有:

系统阐明河流对淤泥海岸形成的作用及对大陆架沉积的影响。她在伦敦地质杂志上发表的“中国主要河流对大陆架沉积作用”一文,被第12届国际沉积学会主席英国牛津大学地球科学系Harold Reading教授评为:“河流对中国海岸线影响方面的最佳总结”,并被他主编的沉积学名著《沉积环境与沉积相》(Sedimentary Environment & Facies)一书修正第三版列为主要参考文献之一。

在国内最早(1963年、64年)提出中国淤泥质潮滩(地质学上叫潮坪)的分带性,并与英国Wash和加拿大芬地湾潮滩进行对比,深入阐明其形成机制及微地貌和沉积物的异同,把潮滩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在国内最早(1964年)阐明渤海湾西岸贝壳堤成因及其与黄河改道的关系,后来并建立了贝壳堤-潮滩体系,系统阐明河流改道及泥沙供给与贝壳堤及淤泥海岸演变的关系,受到国际海岸学界的重视。

由于她在淤泥质海岸研究的领先地位,海洋学界最高学术组织-国际海洋研究委员会(SCOR)推选她为“相对海平面与世界淤泥质海岸”研究组(SCOR WG 106)主席,这是由世界上10个主要的淤泥质海岸国家的著名科学家组成的研究组,其成员包括前任SCOR主席英国剑桥大学地球科学系系主任McCave教授、SCOR前副主席新西兰Waikato大学地球科学系T. Healy教授等。王颖是迄今为止SCOR所有的工作组中唯一的一位来自中国的主席。

王颖在淤泥质海岸的学术成就亦反映在《The Sea》一书的撰稿中。《The Sea》是国际海洋学界反映当前进展、最具权威性的论着系统,其主编是国际著名海洋学家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 Allan R. Robison教授。1994年,他专门邀请王颖教授担任《The Sea》第10卷第10章Sediment Transport & Terrigenous Fluxes的撰写工作。已于John Wiley & Sons Inc.出版。中国海洋学者进入此权威性论着,亦是很难得的。

2. 海洋沉积研究方面

在用电子显微镜研究石英砂表面结构方面,提出用组合标志来恢复沉积环境。石英砂的沉积环境,国内外学者已有许多人做过,但大部用单一标志。王颖在这方面的发展是提出用组合标志,如颗粒形态、磨圆度、特征标志、成岩标志等,代替过去的单一标志,获得七种沉积环境下石英砂的基本特征,并用各种标志的叠加顺序,分析石英砂的沉积过程及沉积历史。她应用此种方法建立了加拿大大西洋深海扇和深海平原浊流砂的沉积历史和搬运模式(Sedimentology, 1982),受到加拿大Piper教授的赞许,认为她是当前研究石英砂表面结构的世界两大专家之一(One of the two world experts)。后来她又应用此种方法对比研究中国东海大陆架与加拿大大陆架的沉积环境,亦取得较好成果。

3. 应用研究方面

王颖教授30多年来应用海岸动力地貌学原理为我国海港港址选择及解决港区航道泥沙回淤服务,对我国20多个重要海港的建设和扩建,作出重要贡献。例如,她早期对天津新港回淤研究成果(认为泥沙来源于当地浅滩,而非直接来源于黄河口),为今后新港扩建提供了基本科学依据。秦皇岛油码头、煤码头(均为国家重点工程)的选址,建成30年来,证明她的结论基本正确。其中秦皇岛煤码头工程获得国家级金奖,其正确选定码头位置则应归功于王颖等的应用研究工作。

她主要从事海南岛海港建设研究工作。在三亚、洋浦等重要海港的港址选择和扩建研究中,创造性地应用并发展了潮汐汊道理论。例如计算三亚泻湖水面可能围垦的最佳面积,计算预测洋浦港将来回淤数量及泥沙来源。Bruun潮汐汊道理论强调潮流作用,王颖则将波浪作用、海岸环境及沿岸泥沙运动与潮流作用统一进行研究计算,故能得到比较精确的定量预测,成功地解决三亚、洋浦等海港建设问题,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洋浦是海南最大开发区,也是我国完全靠外国投资开发的最大开发区,开发区是主要依靠海港而发展起来的。按王颖等研究提出的方案,现已建成2个2万吨泊位,并开挖了通过拦门沙的深水航道,现已3年,并无回淤,港口通畅,这对洋浦开发区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有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这些应用研究成果受到海南岛港务部门的很高评价。其中三亚港的工作成果被交通部定为“动力地貌与港口工作相结合的典范”。

王颖教授在1993-1996年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黄海海底辐射沙洲形成演变研究”。辐射沙洲位于苏北海岸外,是全世界最特殊的海底沙脊群,在海岸科学和海洋地质学上均有重大科学意义。在实际应用上,通过大量海上工作,用充分的材料论证了辐射沙洲中主要潮汐通道黄沙洋-烂沙洋是沿古长江古河谷发育的,晚更新世以来位置基本未发生变化的深水道,巨大的纳潮量使之近百年来沉积速率小,适于建深水航道。基于该阶段性研究成果,此水道现被国家计委推荐为中、美合作燃气轮电厂的深水港址,即南通如东县的洋口港,一期投资24亿美元,在此水道建设10万吨级液化天然气深水航道,二期建成20万吨级。这是我国海港建设工作中的一个重大突破,对发展长江流域和江苏省经济均有巨大意义。但在潮流通道建大港,关键是通道的稳定性,这是海洋地质学上一个理论性和应用性的重要的新课题,过去未有人研究。王颖主持的此项研究用GIS、RS、地震剖面探测、沉积、微体古生物等方面大量数据,全面论证潮流通道的稳定性,取得重要成果,在研究报告评审会(国内主要港工专家,江苏省交通部领导参加)上得到一致好评,被认为是一项“开拓性的研究成果”。

4. 建立南大海岸与海岛开发国家试点实验室

该实验室是王颖教授创建的,与国内其他国家实验室不同,其由海洋勘测、实验测试分析及地理信息系统(GIS)三个系列组成,构思新颖,体系完整。另外,该实验室开始是由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IDRC)无偿援助40万美元建立。加拿大援助的获得是由于王颖1979-1982年在加拿大进修研究时期,她在海洋地质学上出色的研究工作和很强的工作能力获得加拿大科学界的赞许和信任。现该实验室已通过验收正式建成,具国内第一流的设备,如210Pb实验室测试数据经国际原子能机构四年比对鉴定,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该机构国际网络成员之一。1997-2006年在海岸环境研究中获数百万加元的科学资助,这将使实验、研究条件更上一个新台阶。利用国际交流与合作及应用研究工作,积极培养、锻炼青年学者。经过多年的努力,自力更生与派出引进相结合,形成了固定与流动相结合的学术梯队,并发展为一支短小精悍的海岸海洋科学研究、教学队伍。

王颖是一位外向型的科学家,曾多次出国讲学,均获得好评。如1989年赴美国Scripps海洋研究所(国际上最著名的海洋研究所)短期讲学(内容为中国海岸研究),十分成功,得到该所所长Edward A. Friedman教授的好评。改革开放的中国,很需要像王颖这样一位科学家。

总之,王颖教授在海岸海洋动力地貌领域作出了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并且在应用海岸海洋动力地貌学理论于我国海港建设上,有重大贡献。

4任职

在外交部、海南省、国家海洋局三个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南京大学联合中国人民大学、海军指挥学院、中国南海研究院、四川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要求,以国家重大需求为牵引,以机制体制创新为核心,培育组建“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该中心将依托南大地理信息、海洋海岛研究、边疆史学、文献情报、国际关系等方面的多学科优势,协同国内外相关研究力量,通过创新机制,带动南海问题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应用和基础性研究,为国家有关部门提供基础信息与决策支持服务,打造综合研究南海问题的重镇。同时使之成为复合型创新型海洋人才的培养基地、南海文献基地和常设性国际对话平台。

著名海洋地质学家王颖院士出任该中心主任,她不仅学术成绩斐然,亦有丰富的领导经验和协同能力,77岁的王颖院士德高望重,当选主任是众望所归。虽已年近八十,王颖院士仍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每天坚持上班,给学生上课,甚至节假日还在家潜心写作书稿,致力于中国海洋科学的伟大事业。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