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祖的启示

妈祖的启示

来源:武阳滨   发布时间:2015-05-20 16:12:57 

三十多年前,我曾经有过一段研究戏曲的经历。那时,中国戏曲宝库里莆仙戏的一出经典剧目《春草闯堂》,让我知道了“莆田”这个地方。剧中那个“胆大妄为”的小丫环“春草”引起了我的浓厚兴趣,她性格活泼开朗、甘冒风险、乐于助人且又多少带有些狡黠,叫人不由的便心生偏爱。

调到厦门后,因工作关系曾先后到过莆田三次,从而结识了另一位女性:林默——妈祖。

下榻湄州岛,常在月明风轻的夜晚,独自燃一支烟,近窗而立,在阵阵涛声里发怔。脑海里,香草和妈祖形象不时浮现……渐渐地,就有了些心得。

先说那个敢做敢当的小“春草”。甘冒风险、勇于助人是她鲜明的性格特征。具有这样性格特征的女性形象,除《西厢记》里的红娘之外,在其他戏曲作品中并不多见。一个形象的成功塑造,必是客观现实的真实反映,是众多具有相似或相同性格的人物的融合,同时也是受一定文化影响和支配的作者,将自己的理想和好恶人物化的结果。

那么,是怎样的一种客观现实,让作者选择这样一个人物,作为理想的化身加以颂扬呢?

我从妈祖的身上找到了答案。因为,妈祖身上闪烁着同样的精神光辉:不畏风险,勇于助人。于是,我从作为艺术形象的春草和人们崇拜对象的妈祖身上,看到了一种共性的存在。

如果对地域文化进行追根溯源,我以为,某一地域的特定文化产生于这一地域人的群体意识与性格,而群体意识与性格又生发于这个人群的生存环境。这就好比说,人们的生存环境是土壤,群体意识与性格是这块土地上生长的植株,地域文化则是这棵植株上盛开的花朵:一望无际的辽阔草原,必然造就蒙族汉子宽广的胸襟和悠扬的长调;若没有雄浑的八百里秦川,又怎会孕育出唯有“吼”才能抒发胸臆的秦腔?林海雪原中的狩猎生活,决定了东北人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豪情;江南富足的生活和桃红柳绿、小桥流水的舒适环境,必然酝酿出柔美委婉的词诗歌赋;绵绵群山之中、湍急河流之畔,处于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周旋在生死之间的生存条件,又怎会不锻造出一个九头鸟般的倔强群体……

无论解读哪一种文化,我们都可以找到一个或多个这种文化的杰出代表。而要找到这个文化的杰出代表,民情风俗就是一道便捷的大门。在莆田,最为盛行的民情风俗便是妈祖崇拜,妈祖无疑就是这种植根于莆田大地的文化代表。

宋建隆元年(960年),妈祖——林默出生在莆田的海边。

海边的人大多是以捕鱼为生的渔民。俗话说;“行船走马三分险”,要从大海这个“锅”里捞碗饭吃并不容易。大海的喜怒无常,常使从这个“锅”中捞饭吃的渔民付出生命的代价。渔民的“饭锅”比起农民的“饭锅”不知大了几多,一户农民若有七八亩土地,已可算得上小康了,若再多些,不是富农起码也能评个富裕中农。而渔民从事作业的海面,又有谁准确地丈量过呢?不管是丰收还是歉收,农民面对的庄稼总是触手可及地长在地里,可渔民要捕捉的魚儿却总是在变幻莫测的海面下游移。两者之间,后者“耕耘”的艰辛和收获的不确定性要大了许多。与脚踏实地的农民相比,在“无风三尺浪,有风浪三丈”的海上从事生产的渔民,生产环境更加恶劣,遇险的机会也就更高。农民遇上风雨,抄起农具、赶上牲口,紧跑一阵就能到家,顶多就是被淋个浑身透湿;可渔民遇上风浪,就只有听天由命,在狂风恶浪里拼搏三两天,若能平安回家已是不幸中的大幸。所以,农耕时代农民“单打独斗”的生产方式,对渔民来说只能是自讨苦吃。渔民不仅要靠众人的力量从大海中获取生活资料,还需要依靠众人的力量从灾难中抢夺自己的生存权利。

于是,互帮互助便成了海边渔民世代生存、繁衍的重要保障。就是这样的环境,造就了广大渔民甘冒风险、勇于助人的性格特征和精神境界。

然而,我们也注意到林默并不是渔民,而是官宦之家的千金小姐——其父曾任“都巡检”。但恰恰也就是这个与众不同的出身和特殊的性别,才为她奠定了日后由人而仙的基础。且不说林默是个官宦人家的女儿,就是—般百姓家的女儿,当时在大庭广众之下拋头露面的也不并多见,甚至在全国解放以后相当长的一个时间段里,许多沿海地区不是还保留着女人不准下海的陈规陋习吗?更不要说在那个封建礼教逐步走向巅峰的时代了。说来也许有人不信,即使是今天,在穿行于“水城”威尼斯蛛网般航道的“贡多拉”游船上,还没有一个女性船员呢!然而,在1000多年前的中国,在一个叫莆田的地方,怀有大爱之心的林默不仅勇敢地闯出了家门,走向了大海,而且常常明知风浪险,偏向浪中行,屡屡向遇险者施以援手,“泽被苍生,功敷海甸,救急捷于桴鼓……”终于在青春年华之时便因舍己救人而羽化升天,成了受到百姓信赖、敬仰的仙人,成了奠定这一文化的基石,并衍生出《春草闯堂》中“春草”这一性格鲜明的艺术形象。

几年前,我在远离大海的贵州省镇远镇上也发现了一座妈祖庙。这让我大感意外。众所周知,供奉妈祖的庙宇大都设立在沿海地区,为什么这个群山环抱的偏远小镇居然也缭绕着祈拜妈祖的香火呢?后来才得知,穿镇而过的潕阳河流入湖南后先是汇入沅江,进入洞庭湖后,又连通长江,一泻千里,自西而东奔流入海。在以往的岁月中,福建先民就曾顺着这条水道逆流而上,扺达镇远经商谋生。两地间的路途之遥远,行船中的凶险之频繁……其间的艰辛自不待言。于是,承担着人们对安全无限寄托的妈祖,便随着福建儿女不辞劳苦地跋涉来到镇远,年年岁岁守护着战风斗浪的船工们……

后来,随着刻意的追寻,我又逐渐了解到,妈祖不仅走进了西南的崇山峻岭,而且随着中国对外经贸和文化交流拓展,以及旅居海外华侨、华人的增多,劈波斩浪,远渡重洋,在新加坡、菲律宾、印尼、日本等地落地生根。于是,妈祖成了中国众多土生土长的神祇中,唯一走出国门的女神!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所面临的灾难大抵相同,人类对命运的期盼也大抵相同啊! 一种风浪里孕育出的文化,也就有了从发祥地向同样环境扩展的理由和条件。

中国民间信仰和传说中的神祇多如繁星,在信众人数更多一些的关公身上,折射的是男性世界崇尚的“义”;孟姜女虽为女性,但她身上折射出的则是“节”;得到七仙女相助的董永是因为“孝”而传世;最终化蝶翩翩起舞的梁祝虽然反映了“爱”,却仅仅只是夫妻之间的深情……仅此而论,他们的情感便不免显得有些狭隘和单一。相比之下,妈祖,唯有在妈祖的情感世界里,亲情、友情、爱情才得到了超越,尊卑、贵贱、贫富、强弱之间的界线才被打破,并由意识转化为一个又一个义无反顾的行动、一次又一次泽被苍生的人性关怀。

甘冒风险、舍己为人,难;女性之甘冒风险、舍己为人,更难;在那个的年代、那样的家庭,一个女性的甘冒风险、舍己为人尤为之难!正因为如此,才显得更为珍贵!所以我们说,在妈祖身上辉耀的是一种难得的至真至诚的大爱!

与西方神话与传说中那些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一天到晚不是弹琴唱歌、谈情说爱,就是争风吃醋、打架斗殴的神祇相比,尤其是和希腊的神话中那个手持三尖叉,动辄便兴风作浪、引发地震,掀翻航船、毁人性命的大胡子凶汉——海神波塞冬相比,由人而仙、同为司海之神的妈祖却情感丰富,有血有肉,真实的就像一个邻家女孩。她淳朴、活泼,甚至还有几分顽皮,叫人感到是那么的可亲、可爱。平民化的林默无疑是世俗的,当林默被人们做为崇拜的对像成为妈祖并受到人们的顶礼膜拜之后,她的情感和作为便得到了升华,成了一种精神的象征、文化的符号。然而,妈祖那斑斓飘逸的彩衣之下,依然跳动着林默那颗世俗之心,就连她的笑容都让人感到是那么的朴实和亲近。可是一旦海上有人遇难,她又能呼之即到,顷刻间喝退狂风、踏平巨浪,救民于危难,施恩于百姓……妈祖没有说过一句气吞山河的豪言壮语,林默也不曾留下只言片语的机锋哲理,然而,她的一举一动却又无一不是构成一篇大爱巨著中的字字句句。

妈神是人格化了的神,林默是被神化了的人。她们本就同一尊神或同一个人。

东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导致人们创造出了不同的偶像,两者之间本无优劣之分。但我们却由此发现了东西方文化中创造者贵族与平民身份的差别,发现了寄托于偶像身上的期盼的不同。人们对把自己从危难中拯救出来的林默充满感激,他们用最崇高最神圣的方式回报自己的感恩之情,使林默化身为妈祖;此后,人们又把自己对生活的理想寄托在妈祖身上,赋予了她超越自然、穿越时空的力量。

一个人的一举一动,都源自这个人心中的价值取向。从这个意义上用今天的目光审视妈祖,我们可以说,妈祖是一个因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救苦救难而获得了永生之人。一种文化的杰出代表之所以产生,同样也是民众的价值取向和理想的选择。正因为如此,妈祖的故事才能成为一株盛开在古老土地上的不凋之花!这样一来,与其说人们对妈祖的崇拜是一种宗教色彩甚浓的民间信仰,莫如说是一种源远流长、植根于大众的文化传承与弘扬。

这种传承和弘扬在振奋民族精神、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事到如今,人们没有必要、也不会有人去揣测妈祖神的灵光辉映下那些传说的真假,因为,虽然这只是一个神话传说,但做为一种文化现象,她印证的却是我们的优良传统,诉说的是人们的向往与追求。敬仰妈祖,关键是求得心灵的净化和精神的升华,从而使这一文化现象得到弘扬和光大,让人性之爱的光辉普照大地。就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从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某地两辆摩托车相撞,驾驶者均身负重伤,现场有许多人围观,却只有一人施以援手……我想,倘若人人心中都有一个“妈祖”,大家都能识荣辨耻,这种与文明相悖的事就断然不会发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现象也就会越来越少,我们构建和睦相处、互敬互爱的和谐社会的速度,就一定能够得到大幅提升。

于是,我想到了伫立在万顷碧波之上那尊目光柔和、神态安详的巨大妈祖雕像,一段文字在脑海里逐渐清晰:反映民众生活、体现民众愿望、闪耀人性光辉的文化,将和这尊雕像一样,具有不朽的生命力。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