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海”到大海:防控频发的水产养殖风险

来源:   发布时间:2014-01-23 10:22:08 

记者 何苍
在万城,坐上任何一趟标注开往“和乐”或“港北”方向的车,到了终点,下车就能看到小海,以及小海水面上密密麻麻的渔排。
港北的小海是海南万宁市的两个内海之一,因为地处亚热带,水温常年稳定,水产养殖没有生长停滞期,发展海水养殖得天独厚。
然而,虽然万宁市乃至整个海南岛的渔业资源都相对丰富,并不像其他沿海省市那样有着“近海无鱼”的说法,但出海捕鱼的艰险与网箱养殖的效益相互一对照,只要有能力扎起一个渔排的渔民都会选择养殖。再加上在小海内扎渔排目前是无偿的,因此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渔排,在因天气或政策原因不能出海打渔的日子里,渔排里的鱼就成了全家人的生活来源。
记者从万宁市海洋与渔业局了解到,2012年,万宁市水产养殖行业产值为4.7亿人民币,占海洋经济总收入的49.5%,超过了捕捞产业。小海海面上漂浮着930个渔排,共有29700“换”(音,当地渔民方言,即一个两米见方的栏口,内置网箱),几乎塞满了原本还算宽阔的海面,只留下了轮渡行驶和渔船出海的航道。
“从东到西,分别是港下村、港上村、乐群村的渔排。”小船上,港下村主任卓关生指点着告诉记者。但面对如此排列有序的养殖网箱,他脸上却不见半分自豪的笑容,而是透着忧虑。“渔排越来越多,越来越密,水质不行啦。”他叹着气说。
的确,小海的水根本不是海水原本的蓝绿色,而是透着浊黄,肥大浓黑的石斑鱼只有浮近水面时才能看到影子。
水质变化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养殖病害频发。
不同于车间养殖,海水网箱养殖无法人为控制水质,又因为是单家独户各自生产,也难于统一管理。再加上渔民们普遍以小杂鱼为饵料,小杂鱼本身就带有各种寄生虫,只要有少量寄生虫寄生于网箱、浮子等养殖设备或水域底有机泥中,当环境水质适宜时就会迅速繁殖生长,在密集的渔排间传播开来,危害整个小海的养殖鱼类,还会通过海水交换影响到小海周边的虾池。而渔民们对此几乎无能为力,不得不由政府牵头救治。
“要了1000条鱼苗,活的才500条,其他都死了。病了我们也没办法。”渔民莫太军的妻子无奈地说。渔排是渔民的心头肉,也成了渔民的心头痛。
“现在渔排都放养在港门口的狭小水道上,严重地影响海水交换,也影响小海周边上万亩虾池的养殖,很多渔排和虾池的养殖户连年亏损。”万宁市海渔局局长吴福荣向记者坦言。
吴福荣谈道,为改变这种现状,海渔局打算引导和扶持农民发展深水网箱养殖。一方面加强对小海渔排养殖规划管控,迁移港区及狭榨通道渔排,严禁新增渔排。同时,在港北附近划定一片海域,通过政府扶持,引导渔排养殖户成立合作社,拆除小海养殖渔排转向深海网箱养殖。
从小海到大海,渔民会买账吗?“我们正在做渔民工作,他们对于深海养殖是不放心的。一是担心台风,另一方面没有经验。不过其实深水养殖在技术上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对于渔排的制作要求更高一些。”据记者了解,目前在小海内制作一个九栏渔排,仅木材花费就要一万多元。而如果在深水中制作周长60米双浮管圆式网箱,成本则约为20万元/个。吴福荣表示,建议由市政府补贴制作,安排给愿意拆除自家渔排的养殖户养殖。
吴福荣颇为憧憬地介绍道,将在岛屿附近设置养殖网箱,岛上建小房屋以供养殖户暂居,如果生产作业时遇到大风就可以立即上岛躲避,保障安全……查看全文:http://www.shuichan.cc/news_view-171965.html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