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厅参加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的座谈会并汇报渔业工作
11月27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调研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时召开座谈会,省海洋与渔业厅厅长王守信汇报山东渔业工作。王守信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淘汰渔船过剩产能,建议国家对海洋捕捞渔船实行“赎买”政策;二是深入实施渔业“走出去”战略,建议国家大力支持海外渔业基地建设;三是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建议国家将渔业资源修复提升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听取汇报后,对远洋渔业、资源养护等工作进行了详细询问了解。
二、省政府召开现代渔业建设工作会议并出台促进现代渔业发展的意见
12月11日,省政府在济南召开全省现代渔业建设工作电视会议,全面部署我省现代渔业建设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生态优先、以养为主的方针,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引领,以设施装备为支撑,以确保水产品安全有效供给和渔民收入持续增长为首要任务,运用先进工业化、信息化生产方式和经营手段,构建渔工贸、产加销、多功能一体化的现代渔业产业体系,提高渔业综合生产能力、抵御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30日,省政府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发[2013]11号文件促进现代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会议的召开和意见的出台,对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省现代渔业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三、《山东省海岛保护规划》批复实施
12月9日,省政府印发《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山东省海岛保护规划(2012—2020)的批复》。《规划》提出,将按“一核两区十组团”的总体布局,对海岛进行三级多类管理,协调促进陆、岛、海的有机连接。这是我省编制完成的第一部海岛保护规划,对保护海岛及其周边海域生态系统,合理开发利用海岛资源,促进海岛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规划》是引导全社会保护和合理利用海岛资源的纲领性文件,是从事海岛保护和开发利用活动的依据。
四、我省在全国率先建立实施渤海海洋生态红线制度
12月13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实施渤海海洋生态红线制度的意见》,并确定由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发布《山东省渤海海洋生态红线区划定方案(2013-2020年)》。这标志着我省率先在全国建立了海洋生态红线制度。红线区划定空间范围为我省管辖的全部渤海海域,涉及海域总面积16313.90平方公里,划定红线区73个,其中禁止开发区 23 个,限制开发区50个,分区分类制定管控措施。明确了红线区面积占管辖海域面积、自然岸线保有率、海水水质达标率分别不低于40%、40%、80%等控制指标。
五、鲁台渔业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10月30日,蓬莱京鲁渔业有限公司与台湾隆顺渔业集团就加深渔业合作签约。双方签订了包括成立合资公司开展金枪鱼远洋捕捞、加工、销售等业务,合作建造2艘大型金枪鱼围网船等内容的渔业合作协议,成为2013台湾 山东周的一大亮点。省长郭树清出席签约仪式,并考察高雄渔港,详细了解远洋渔船金枪鱼卸货交易。
六、“放鱼养水”群众性水域生态文明建设行动蔚然兴起
10月13日,由农业部渔业局、省海洋与渔业厅、临沂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13“中国·沂河放鱼节在山东临沂沂河河畔隆重举行。临沂放鱼节规格之高、群众参与度之广泛创全省之最。年内,济宁、淄博等10个市也纷纷举办市民广泛参与的放鱼节。“放鱼养水”对净化水质、促进水域生态良性循环、保障城乡居民饮用水源地水质清洁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此,各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群众广泛参与,“放鱼养水”已成为像陆地“植树造林”一样的群众性生态文明建设活动。
七、我省远洋渔业海外基地建设取得突破
2013年4月24日,省海洋与渔业厅、省财政厅下发《关于组织申报2013年远洋渔业企业贷款贴息项目的通知》,首次将境外产运销远洋渔业基地建设项目纳入补贴范围。年内,印尼、斯里兰卡、利比里亚、斐济、索罗门等远洋渔业海外基地建设提上日程,其中靖海集团有限公司印尼马老奇基地开工建设。海外综合性渔业基地集捕捞生产、渔船维修、冷藏加工和后勤补给为一体,对提高我省远洋渔业项目综合保障能力、增强我省渔业企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成为我省外向型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渔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八、我省首本无居民海岛使用权证书落户日照
7月18日,省政府向日照桃花岛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颁发了无居民海岛使用权证书。这是我省颁发的首个无居民海岛使用权证书,开启了全省海岛开发保护的新篇章。桃花岛位于日照市东港区秦楼街道桃花岛村以东海域,距离大陆最近距离540米,开发使用期限20年。海岛确权后,将通过实施海岛植被保护等措施,保持原生态面貌,将桃花岛打造成国内一流的生态系统度假岛屿和海洋科普教育、教学实习基地。
九、省厅所属部分事业单位机构、职能、编制调整
11月1日,山东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就省海洋与渔业厅所属部分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事项作出批复,厅属大部分事业单位机构更名。其中山东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更名为山东省淡水渔业研究院、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更名为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更名为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外经项目办公室更名为山东省海洋与渔业项目管理中心、山东省海洋捕捞生产管理站更名为山东省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管理中心。同时对各事业单位的职能、编制也相应进行了调整。这次调整,使厅属事业单位间的职能进一步理顺,有关单位的编制进一步充实,更加适应海洋与渔业事业发展的需要。
十、我省两艘1000吨级维权执法专用海监船在武昌顺利下水
8月31日上午,山东省两艘1000吨级省级维权执法专用海监船“中国海监4001”、“中国海监4002”在湖北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顺利下水。2012年2月,我省与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两艘海监船舶建造合同……查看全文:http://www.shuichan.cc/news_view-169663.html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