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屿:中华白海豚的“家”

来源:   发布时间:2015-05-20 16:38:27 

记者 吴琼 赵建东
海面上波光粼粼,一头海豚跳出来,又一头跳了出来,一会儿就出现了20多头。它们游弋、玩耍,自由自在……那些观赏海豚的美好记忆,常常浮现在李国立脑子里。
面对记者,谈起对白海豚的感情,李国立激动了。如果可以选择,哪怕举着望远镜的手累了,盯着海面的眼睛酸了,他也愿意天天看见这么多海豚。
这个57岁的汉子,自从来到位于厦门市火烧屿上的中华白海豚保护基地,做了观测员,就被海豚的生命力感动,经常看着这些跳跃的生灵,用相机拍下它们的活动和姿态。
“电影院”变成“海豚馆”
12月初的一天,李国立像往常一样在火烧屿上的观测点观察、记录海豚出现的时间、地点、数量、游走动向等。
每天6个小时举着望远镜、盯着海面,是一项枯燥的工作。但是,只要能看到海豚,李国立就会很高兴。对于一次出现20多头海豚的现象,李国立更是激动。“一下看着那么多海豚围在一起捕食、嬉戏,真让人兴奋……”每一次说起海豚,李国立脸上黝黑的皮肤就激动地泛起红光。
李国立第一次入岛工作是2006年1月15日。那时候,火烧屿正在积极开发旅游业,虽然只有一座科普馆,但经常有大量游客乘坐皮划艇到岛上游玩。每天最热闹的时候就是夜幕降临时,游客围看水幕电影——特制的喷泉先喷出一幅水幕、投影机再把影像投在水幕上,现场就会响起一阵欢呼。
每次水幕电影散场之后,岛上或多或少会留下一些垃圾。日积月累,岛上残留了许多塑料袋、饮料瓶等。“火烧屿就像一座电影院,最大的功能就是放水幕电影。当时岛上的路也不多,只有几条水泥路;植物品种也少,大部分是马尾松和榕树。”这是火烧屿留给李国立的最初印象。
等到2012年3月8日,周清来到火烧屿工作,这里已经是另外一番模样。作为中华白海豚救助基地的负责人,他最关注海豚基地的建设情况,“2012年,一号海豚馆(救助馆)和二号海豚馆(繁育馆)都已经修建起来,还进驻了两头救助的海豚,这里已经成了海豚之家。”
李国立指着救助馆和鲸豚湖说:“这个位置就是当初放映水幕电影的地方。”救助馆是一座白色2层小楼,地下一层是观察室,隔着厚厚的玻璃可以看到海豚在水池中游弋的身姿;一层一进门就是海豚池,池里两头宽吻海豚时而追逐嬉戏、时而一个跳跃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二层是一个小小的阁楼,有几张办公桌,是工作人员的办公区域。
海豚之家越变越美
走下小船,登上火烧屿。迎面就是观豚平台和两个足球场大小的鲸豚湖,湖边是一条环湖而建的极具闽南特色的红砖路。沿着干净的红砖路走下去,左边是清澈的鲸豚湖,右边是花开正艳的三角梅和玻璃翠。再往前走,右边有一栋蓝色的两层小楼,这是岛上今年7月新建成的砂滤池,它可以把海水过滤、净化之后输送到海豚馆的繁育池内,还可以把池里的水处理之后排到海里。再往前走,就到了观豚平台的对面,可以看到绿树掩映下的救助馆和繁育馆。两座海豚馆前的一簇簇三角梅正在怒放,绿树、红花点缀着的两座海豚馆也显得生动起来。
在这两座海豚馆东边的山腰上,就是我国唯一的白海豚科普馆。这座小巧的两层楼和周围挺拔颀长的马尾松一样高。推开玻璃门,走进去,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序言厅,厅中间有一个大约10平方米的沙盘,沙盘是以火烧屿为中心的厦门海域。沙盘上详细标注着白海豚在厦门海域出现次数较多的地点以及火烧屿上的每一座建筑。在序言厅的右边是中华白海豚主题厅,厅里有中华白海豚、点斑原海豚、中华鲟等标本。再往前走,是珍惜海洋物种综合厅,陈列着砗磲、玳瑁、绿海龟、鼋等标本。
从科普馆走下楼,沿着红砖路继续走,左边是碧波荡漾的鲸豚湖,右边是苍翠欲滴的小山。山上既有高大颀长的马尾松和成林的榕树,也有怒放的鲜花。站在高处,吹着凉爽的海风,看到绿树掩映下的红色、紫色、粉色的花朵,仿佛置身植物园。
“这里不是植物园,是动物园,这里有海豚,还有鹭。”顺着周清手指的方向,可以看到两只鹭在鲸豚湖上翩翩起舞。在阳光的照耀下,一只黑亮的池鹭和一只雪白的白鹭与波光粼粼的鲸豚湖构成了一幅灵动的画卷。
2008年,为了建设国内一流的海洋珍稀物种研究和保护基地,厦门市海洋与渔业局组织实施厦门火烧屿濒危物种保护中心中华白海豚繁育基地建设一期工程,主要用于海豚的繁育、救护、休养和医护。先后建设了面积629平方米的救助馆和面积335平方米的繁育馆,救助馆内设有1个康复池,繁育馆内设有1个繁育池。
2011年,厦门市火烧屿生态修复及中华白海豚保护项目经国家海洋局批准实施,总投资金额为907万元。据厦门市海洋与渔业局助理调研员林煌伟介绍,前几年火烧屿上的鲸豚湖平均深度不足1米,每到夏天湖里水质恶化、湖水绿化,整个湖散发着臭味。“好在有了国家海洋局返还的海域使用金,用这笔资金,厦门市海洋与渔业局在岛上开展了清淤疏浚工程,把鲸豚湖挖到了5米深。”林煌伟说。
厦门市海洋与渔业局利用返还的907万元海域使用金,不仅开展了鲸豚湖清淤工程,还新建了两处人造沙滩、亲豚平台,修建了水闸,并铺设了红砖路、种植了很多花草植物。“湖水也清澈了,夏天再也不臭了。山上的颜色也丰富了,多了许多五颜六色的花花草草。火烧屿现在越来越美了,就像一个漂亮的小姑娘。”对于海岛的变化,李国立不吝赞美之词。
救助更多海豚 帮助自闭儿童康复
除了李国立和周清,火烧屿还有7位工作人员,他们的工作重心只有一个——海豚。厦门海域一共有4个海豚观测点,其中有一个在火烧屿上。每天都有李国立这样的观测员,举着望远镜守候海豚。不管海豚出现与否,李国立他们风雨无阻地坚守。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守望,只是为了了解、掌握海豚的生存境况。除了实时监测海豚动向,保护区和上级单位厦门市海洋与渔业局,以及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厦门海底世界等单位建立了紧密联系,一旦发现海豚有异常动向,3家单位便马上联合行动。“如果市民发现海豚搁浅,打110报警,那么3家单位工作人员会同时收到消息、一起赶赴现场,共同组织救助搁浅海豚。”周清说到。
在火烧屿上的救助馆里,有两只被救助的宽吻海豚。曾经受伤的两只海豚,现在健康地生活在馆内,“它们身体恢复得很好,现在每天要吃掉差不多10公斤冰鲜鱼,吃饱了就一边游泳一边玩篮球。”说到海豚,周清流露出慈爱的微笑。
“这里不仅是中华白海豚的家园,还将是儿童启智乐园。”周清介绍道。
有关研究表明,海豚所发出的声音通常是2000赫兹~10万赫兹的多种波长的高频超声波,这种超声波对自闭症儿童的大脑有激活作用。海豚刺激自闭症儿童的感触神经,令这些儿童产生心理和生理上的积极反应,由此循序渐进地改善自闭儿童与他人的沟通、认知和语言能力。
关于保护区和海豚的未来,他们也早有规划。“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海豚可以亲近自闭症儿童的优势……查看全文:http://epaper.oceanol.com/shtml/zghyb/20131216/67116.shtml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