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滨州无棣全力推进省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
作者: 薛瑞明 周志浩
自被确定为首批山东省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以来,无棣县依托“两区一圈”开发机遇和环渤海经济圈腹心地带优势,按照“海上无棣”发展战略,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发展与环境协调,通过优化海洋经济结构、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提升海洋文化软实力,扎实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一)坚持科学用海,优化海洋经济结构。规划建设了海城、友发、黄河岛、华隆4家省级现代渔业园区,及海生、海旺等现代渔业园区,着力打造海参、对虾等海水苗种繁育产业基地。目前,全县拥有池塘养殖面积38万亩,工厂化养殖面积15万平方米,创成省级现代渔业园区4 家,发展省级渔民专业合作社4 家。作为全国最主要卤虫卵生产基地,无棣卤虫卵被评为国家重点新产品,拥有全省首个卤虫种质自然保护区,年出口达200吨,产品远销十余国家。
(二)坚持特色兴海,丰富海洋文化生活。一是挖掘海洋文化资源。成立了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挖掘、搜集、整理工作组,采取深入基层走访采风及开展海洋文化资源征集活动等形式,系统搜集整理海洋、渔业特有历史文化特色的资料信息。在此基础上,编撰完成了全县第一部全面记载海洋与渔业发展轨迹的专业志书《无棣县海洋与渔业志》。成功举办首届无棣文化产品滨州展销会,完成交易额1170万元,海瓷、盐雕等成为全市乃至全省知名的特色文化产品。二是培植海洋文化品牌。深化以贝壳堤岛、海瓷艺术、海盐文化等为重点的特色海洋文化,加快培育“贝壳奇堤”生态品牌, 以“陆之年轮、海之脚步”为主题,把贝壳堤岛75 公里海岸线打造成生态岸线、旅游岸线;着力包装推介“海瓷文化”,海瓷艺术品荣膺国礼,成为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指定礼品供应商。海瓷、贝壳堤分别入选列到山东不可不买的100种旅游特色商品、不可不去的100个地方。三是开展海洋宣教活动。以海洋宣传日、防灾减灾日等活动为契机,加大对《海域法》、《海环法》、《海岛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大力普及海洋文化知识。在县电视台播放《走向海洋》大型纪录片,在报纸上开辟专栏,宣传报道海洋经济发展成就,提升海洋文化软实力。
(三)坚持依法管海,美化海洋生态环境。一是加大环境监测力度。今年12月,与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滨州市海洋与渔业局、滨州学院四方签定共建滨州海洋生态站合作协议,在科研、业务、学术交流等方面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生态站的建设将有效提高环境监测水平。首次利用遥感无人机对保护区核心区进行环境监测,监测手段走向高科技化。二是实施海洋生态修复。2012-2013年共争取1993万元资金实施岸线修复项目,有效恢复了近海海岸生态环境。连续8年实施渔业资源修复行动计划,累计投入海洋生态修复资金近3000万元,共增殖放流中国对虾、梭子蟹等苗种约7亿单位,促进了海洋渔业资源的有效恢复。三是加强海洋执法。扎实开展 “海盾”、“碧海”及“海岛保护”等专项执法行动……查看全文:http://www.shuichan.cc/news_view-166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