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泊在珠江上的“阔阔真公主号”在夜色中展现芳容。
“阔阔真公主号”的船尾具有中国古代京官船的“花屁股”特色。
元朝公主“嫁船”载亚运出巡
700多年前,马可波罗作别居住了17年的元帝国,奉忽必烈大汗之命,护送年仅17岁的阔阔真公主远嫁波斯。载有2000名水手、600名宫中侍从的庞大皇家船队,护送公主由福建出发,经过东南亚、南中国海、跨越辽阔的印度洋,经历了重重险阻与磨难,26个月后,终于抵达波斯,完成使命的马可波罗返回威尼斯,从此再无踏足中国,但他口述的《马可波罗游记》一书却揭开了中西方文明交往的重要一幕。
700多年后的今天,在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广州,正值2010年亚运会倒计时两周年之际,一艘与阔阔真公主同名的仿古宝船,将重走海上丝绸之路。本报记者近日前往香港,寻访“阔阔真公主号”的传奇动人故事。
昨日傍晚时分,“阔阔真公主号”抵达白鹅潭珠江面上初露芳容:长达23米的船身,可容纳46人乘坐;船尾是中国古代京官船特色的“花屁股”,色彩鲜明形态生动。
12名剑桥大学学生造出公主号
为追寻“阔阔真公主号”的来历,记者来到香港一间老旧的木船厂,从正在修船的老船工口中了解到这样一个故事。上世纪80年代,12名英国剑桥大学的学生决定在毕业后花一年时间,驾着中国古代的帆船,去追随马可波罗曾走过的海上路线。他们先在大英博物馆翻查大量资料后,带着中国古帆船的设计图纸飞到香港,准备实现他们的梦想,并将这艘梦想之船命名为“阔阔真公主号”。
老船工告诉记者,当时造船过程中,这帮年轻人遇到了两个很大的难关,一是资金巨大,二是“龙骨”难寻。几间大企业被年轻人的创意所感动,出资800万港元资助造船。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