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光十色的软体动物(四)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5-05-21 03:22:19 

浅缝骨螺
螺层约8层。缝合线浅。每一螺层有3条纵肿肋。螺旋部各纵肿肋的中部有1尖刺;体螺层的纵肿肋浅缝骨螺上具有3校长刺,其间有的还具1支短刺。体螺层纵肿肋之间有5~7条细弱的肿肋。壳面的螺肋细而高起。

壳表面黄灰色或黄褐色。前沟很长,几乎呈封闭的管状,其上尖刺通常不超过前沟长度的1/2。厣角质。

暖海产。生活于数十米深的砂泥质海底。为海底拖网习见的种类。分布于我国浙江以南沿海,日本也有分布。

带蝾螺
壳质结实。螺层带蝾螺约6层。缝合线明显。壳顶略尖。体螺层宽大。壳面膨胀,光滑,生长纹纤细。壳色鲜艳,丰富多彩。壳顶粉红或紫红色。贝壳通常为淡黄或褐色底,配有棕色或绿色螺带,螺带上具有黄白色斑纹。壳口圆,内面白色,具珍珠光泽。外唇简单,内唇厚。无脐孔。厣石灰质。

暖海产。栖息于浅海水深5~20米岩礁和珊瑚礁间。见于我国西沙群岛,日本奄美以南的西太平洋及中太平洋有分布。

双沟鬘螺
又名球冠螺。壳较小,略呈球形。壳面膨圆,淡褐色。螺旋部稍高起。壳面有纵横行的细肋。体双沟鬘螺螺层块。壳口内面白色或淡褐色。外唇厚,向背部翻卷,内侧缘具肋状齿;内唇下部稍扩张形成1片状面,肋状齿发达。前沟宽短,向背方扭曲。脐孔小。厣角质,薄而小。

生活在浅海砂质或泥砂质海底。见于东海和南海,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也有分布。

卵黄宝贝
壳呈卵圆形,背卵黄宝贝部膨圆,前端稍尖瘦。表面光滑具瓷光,黄褐色或灰黄色,有乳白色色斑及不明显的褐色色带3条。壳两侧有延伸至基部的细密线纹。螺旋部被珐琅质所覆盖。基部呈淡褐色。壳口窄长。外唇齿约24~32枚,内唇齿约20~27枚。壳内面白色或淡紫色。

生活在低潮线附近岩石和珊瑚礁间。我国台湾和南海沿岸均产,日本、菲律宾也有分布。




中国鹑螺
中国鹑螺
壳略呈球形。螺旋部低。体螺层膨大。淡黄色。螺层约7层。壳面具发达而宽平的螺肋。每隔一二条肋出现1条或2条颜色较淡的螺肋,其上有褐色的斑块。壳口半圆形,内面谈褐色,刻有深的螺肋。外唇薄,边缘具缺刻;内唇下部向外翻卷与螺轴形成假脐。前沟宽短,向背方扭曲。无厣。

生活在浅海砂质或泥砂质海底。见于我国东海及南海,日本也有分布。





虎斑宝贝
壳较大虎斑宝贝,卵圆形,背部膨圆,两端微凸,前端较尖瘦。壳顶部位向内凹陷。壳表光滑,有瓷光,淡黄色或白色,布有大小不同的黑褐色斑点,似虎皮的斑纹,故名。螺旋部被珐琅质阮覆盖,背线明显。基部呈乳白色。内唇中部稍后有1块黑褐色斑纹。壳口窄长。外唇齿约24~30枚,内唇齿约22~26枚。壳内面白色。

生活在潮下带岩礁或珊瑚礁海底。见于我国台湾、广东、海南和西沙群岛。为印度--西太平洋热带海区广分布种。壳供观赏用。







沟纹鬘螺
壳呈卵圆形,黄白色,具有较宽的纵走红褐色波状花纹。螺层约9层。螺旋部较短,具纵横的细肋,并交叉形成粒状突起,有时还出现纵肿沟纹鬘螺肋。体螺层膨大,腹面左侧具发达的纵肿肋。壳口狭长。外唇厚而向外翻卷,内缘具齿肋;内唇下部延伸成片状,并具许多不规则的肋。前沟宽短,向背方弯曲。厣角质。

生活在低潮区至浅海的砂质底。见于我国东、南沿海,日本也有分布。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