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蛎

蛤蜊
位于山东半岛、胶州湾畔,景色秀丽的海滨名城--青岛的独特海产品是蛤蜊。
蛤蜊的中文名叫杂色蛤仔,在青岛附近,它主要产于胶

蛤蜊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它的营养也比较全面,实属物美价廉的海产品。它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铁、钙、磷、碘、维生素、氨基酸和牛黄酸等多种成分,是一种低热能、高蛋白,能防治中老年人慢性病的理想食品。
蛤蜊味咸寒,具有滋阴润燥、利尿消肿、软坚散结作用。《本草经疏》中记载:"蛤蜊其性滋润而助津液,故能润五脏、止消渴,开胃也。咸能入血软坚,故主妇人血块及老癖为寒热也。"现在除这种传统用法外,还对蛤蜊组织进行化学提取,提取物称为蛤素。动物实验证明,蛤蜊对小鼠的肉瘤和腹水瘤都有抑制作用和缓解作用。
现代医学认为,蛤蜊肉炖熟食用,一日三次可治糖尿病;蛤蜊肉和韭菜经常食用,可治疗阴虚所致的口渴、干咳、心烦、手足心热等症。常食蛤蜊对甲状腺肿大、黄疽、小便不畅、腹胀等症也有疗效。
海中鸡蛋--贻贝
贻贝,我国北方

贴贝依靠其足丝附着在礁石或其他物体上生活,且可在小范围内爬行活动。贻贝对环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因而分布广泛。我国自北至南沿海均有分布。
贻贝的营养价值很高,若将鸡蛋的营养指数定为100,那么干贝是92,虾是95,牛肉是80,而贻贝则是98。由于贻贝的营养指数如此之高,所以人们把贻贝称为"海中鸡蛋"。
据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贻贝能治疗虚痨伤惫、精血衰少,吐血久痢,肠鸣腰痛等疾,对治疗妇女病亦有一定疗效,还是妇女产后的滋补品。据国外报道,贻贝含有动脉硬化患者及老年人营养所必须的成分,能防止地方病和甲状脓肿。贻贝的药理价值同它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是分不开的。为此,贻贝一直是世界性养殖贝类。我国贻贝养殖实验从1958年开始进行,并获得成功。
贻贝人工育苗法是指在产卵期用温度或阴干刺激诱导亲贝产卵,然后将孵化的幼虫放在室内水槽中培养,20天左右幼虫即可附着于附苗器上。贻贝养殖一般采用与海带养殖相似的筏式吊挂养殖法,多在8月份包苗,养殖到翌年三月中旬达到5-8厘米时采收。目前北方沿海又试行贻贝和海带问养法,贻贝的排泄物为海带提供了肥料,海带的生长则改善了贻贝的生活环境。我国贻贝养殖面积达2000公顷以上。总产量可达6万吨,为贝类养殖产量之冠。
鹦鹉螺
鹦鹉螺属于头足纲中的四鳃类。古老的头足类也都鹦鹉一样,有不同形状的贝壳。但到现在它们大都已经灭绝,唯一余下的只有在海底生活的鹦鹉螺了,所以鹦鹉螺是一种"活化石",属于国家保护动物,很久以来便是动物进化系统研究中的很有价值的材料之一。
鹦鹉螺是一种底栖性的动物,平时在海底爬行,偶然也漂浮在海中游泳。它的游泳方式跟乌贼相仿,是利用它的两片互相包被的漏斗喷水进行的。鹦鹉螺的触手数目很多,一共有90个。其中有两个合在一起变得很肥厚,当肉体缩到贝里的时候,用它盖住壳口,这与腹足类的厣的作用相当。世界上生活的鹦鹉螺一共只有3种,数量也不多,它们的贝壳很好看,珍珠层很厚,可供玩赏或制作工艺品。
扇贝
扇贝是我国山东沿海著名的海产珍品之一,特别是位于渤海中的长山列岛所产的扇贝尤为驰名。顾名思义,扇贝一名是因为它的贝壳形状很象折扇的扇面而得名。因为它生活在海里,所以人们又称它为"海扇"。
扇贝一般用足丝附着在岩石或沙质海底上生活,在人们把它从海中采来,移入水族箱中时,由于新环境的刺激,短时间它们表现得十分活跃。时而将闭壳肌舒展,两扇贝壳随之张开,外套膜边缘的触手象太阳放射出的光芒一样伸展在壳外,十分好看;时而又收缩闭壳肌,将贝壳关闭。由于闭壳肌的急剧伸缩,贝壳快速的开、闭,排出的水流产生很大的反冲作用。扇贝借助排出水流产生的反作用力,在水中快速游动,特别是幼小的扇贝表现得更为突出。它们能象"飞"一样,瞬间由水族箱的底部"飞"出水面,有时还能"飞"到水族箱外来,因此,人们称它们是会"飞"的贝类,当然这种"飞"行表演不能持续很长时间,待它们对新环境适应后,便静卧在水底,并且伸出足丝固着在水箱的池底上,开始了平静的生活。
扇贝肥嫩而大的闭壳肌的干制品是名贵的海味--干贝,所以它又有"干贝蛤"一名。
扇贝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而且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无机盐和多种维生素,是名贵的海产珍品。扇贝不仅食用价值高,而且还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据报道,其韧带的浸出物对医治癌症有一定的疗效。
正因为扇贝的经济价值高,所以世界各海洋国家都相继开展了人工养殖工作。我国沿海养殖的主要种类是栉孔扇贝和华贵栉孔扇贝两种。
鹧鸪鹑螺
鹧鸪鹑螺。分布于我国西沙、台湾等地潮间带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