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机器人追踪观测水母试验航次圆满结束
来源: 发布时间:2015-05-20 16:45:13
2012年6月21日,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一行9人,利用水下机器人于青岛胶州湾内小港海域进行有害水母运动的追踪观测试验,该研究在我国尚属首例。
水下机器人由水面设备和水下设备组成。水面设备包括操纵控制台、电缆绞车、供电系统等;水下设备为潜水器本体,配有推进器和观测摄像设备。水下机器人可受岸上人员遥控操作,潜入水中进行观测、拍摄和录像活动。相对于传统的采样调查,水下机器人监测具有实时、动态、灵活定位、连续观测等优点,是海洋调查发展的一个新方向。
本次试验属海洋公益项目-“典型海域水母灾害监测预警技术业务化应用与示范研究”的重要研究内容,主要试验内容包括熟悉水下机器人操作流程,获得水母拍摄图像的分辨率和拍摄范围,观察水母的运动速度,监测水母的垂直分布情况,验证使用水下摄像监测有害水母的可行性。
观测试验中,水下机器人共进行两次下放。第一次下放,海面无水母分布,在底层海水中观测到海月水母,3分钟的连续观测中共发现5只海月水母经过摄像头。第二次下放时,在底层水体中未发现水母,于海面追逐拍摄到海月水母的运行状态。
运行试验显示,水下机器人可定位于指定深度进行水母监测;利用水下摄像拍摄到的水母图像清晰可辩,可以直接鉴定到种类。水下机器人不但能用于研究水母的垂直分布和运动状况,还是监测水体中水母分布状况的有效手段,可以和船舶的海面监测相互结合,实现重点海域有害水母的全方位立体监测,为及时提供水母灾情预报、防灾减灾提供技术支持……查看全文:http://www.ncsemc.gov.cn/WorkDisplay.aspx?id=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