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遗珍”展中华海韵

来源:   发布时间:2015-05-20 16:51:53 

郑明
2013年8月22日~10月7日,“南海遗珍——西沙华光礁沉船宝藏展”在首都博物馆开展。此次展览采用小事件(“华光礁1号”沉船)、大背景(我国开拓南海的历史与中国古代海洋文明的演进)的展览构思,展品包括瓷器、青铜器、钱币、石器等多种文物,共计280余件套。
南海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航道,联结了亚、欧、非三大洲文明,承载了东方海洋文明史。800年前,一艘满载货物的宋代商船,在航行到西沙华光礁时不幸触礁沉没。直至21世纪,这艘沉船才被打捞出水。它是我国在西沙群岛远海地区发现的第一艘宋代航海木沉船,被定名为“华光礁1号”,历史学术价值很高。
此次展览的第一部分是“陶溟水土留船迹”,介绍了中国大陆南方有几百万平方公里辽阔海域,岛、洲、沙洲、礁广布。第二部分是“海上丝路悬云帆”,介绍了早在汉代,中国不仅发现了南海,而且对南海的岛屿、沙洲、暗礁、澙湖等有了一定认识。第三部分是“残舟断楫是福船”,用沙盘、船模、精致图画反映了从独木舟经过木板船到海帆船的中国古代造船史。第四部分是“沉舟侧畔皆陶瓷”,从“华光礁1号”打捞出的文物绝大部分是南宋时期闽南泉州一带的民窑制品,可见这是为适应当时东南亚地区对民生日用品的市场需求。第五部分是“帆影归处现华光”,介绍了“华光礁1号”虽曾被盗捞,但在1996年被海南潭门镇渔民发现并保护起来的经过。
该展览告诉世人,800多年前,中国的先民、木船、瓷器等,已在西沙群岛留下了印迹……查看全文:http://epaper.oceanol.com/shtml/zghyb/20130925/64983.shtml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