鲅鱼捕捞量一年比一年少 进了黄海就算本地鲅鱼
忙活了两个多月,仍逃不了失望而归的命运。“我早就停船了,比去年早停了一个周。”船主老王颇感无奈地告诉记者,现在鲅鱼的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连续几天,本报记者与沙子口码头鲅鱼收购船老板接触了解到,这些鲅鱼全是从距离青岛170多海里远的海上运来的。“一条船上6个人轮流休息,鲅鱼全靠冰块保鲜,要搞好跟生产船的关系。”船老大们说。对于他们而言,在海上的漂泊艰辛不可怕,海货越来越少才是真正可怕的。
十几条船专职收鲅鱼
位于崂山区的沙子口街道,每年上市的鲅鱼占整个青岛市场销量的70% 以上,有着“鲅鱼之乡”的美誉。在沙子口渔港码头,停泊了一些大型船只。“有十几条是专门做鲅鱼生意的。”船主董福洪介绍。
“我们归港一般是在凌晨1点左右,就在这个码头进行交易。”船主老王告诉记者。他和朋友一起经营的这条渔船,主要就是负责鲅鱼买卖。除了当地的渔船之外,莱州湾、日照和江浙一带的渔船,偶尔也会运鱼到沙子口渔港码头。
事实上,老王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渔民。“我们的船是收购船,去海上收购鲅鱼。”他告诉记者。4月份运到青岛的鲅鱼都是从青岛以南170海里处的黄海130号海区附近捕捞、收购的,之后生产的地域会越来越靠近青岛。而130号海区,早已经远离山东沿海,到达了江苏一带的海域。
每当鲅鱼集中上市的时间,除了山东南部沿海的渔民,江苏、浙江等地的捕捞船就来到该海区作业,各地渔港的收购船也蜂拥而至。因浙江、福建一带的居民不喜欢吃鲅鱼,青岛就成为了鲅鱼的一个集散地。
每次出海至少带20万现金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的鲅鱼生产已经形成了一条产业链,有捕捞船、收购船、一级批发商、二级批发商等层层环节。
沙子口渔港码头停泊的多是收购船,这些船只在海上漂泊,收购生产船上渔民捕捞上的鲅鱼。收购船船主习惯将“对口”的生产船称为“关系船”。
“我们收购春鲅鱼的关系船中,江苏船比较多,尤其是江苏省赣榆县的。”董福洪透露。而秋鲅鱼的生产船,有拖网作业、流网作业等不同方式,来自江苏、山东、辽宁等地。这些捕捞船在海上捕捞了鲅鱼后,直接和船老大在海上进行交易。
“每次出海至少要带着20万的现金。”船主老王在采访中告诉记者。不仅如此,因为鱼的产量越来越少,“关系”的维持显得非常重要,“ 逢年过节烟酒是少不了的。”他叹了一口气告诉记者。
今年产量仅是去年的一半
对于鲅鱼收购船而言,收购春鲅鱼是相对“幸福”的。“因为是近海,差不多来回要10个小时。”船老大老李对记者说,远海的鲅鱼收购却不那么容易。
在董福洪的印象里,鲅鱼的产量一年不如一年,“有时候出去十几天,还带不回半船鱼”。据悉,董福洪的收购船时间长的时候半个月才回来。6个船员会在船上装满食物和水,一般下午出发。“有时候我们还会给‘关系船’也带上点生活用品。”老李说。
拉满鲅鱼返航时,船速必须要稍微慢一些。因为鲅鱼在路上容易脱水、干燥而影响品相。船主们为使鲅鱼有最佳的“配置”,将个头稍小些的鲅鱼放在塑料筐里,每筐能装30斤,需要覆盖5斤冰块给鲅鱼保鲜。
5月28日,记者来到沙子口渔港码头,这里十几条渔船已经“趴窝”,“九成渔船都已经停航了。”沙子口渔港管理处副主任郝振梅说。
“现在鲅鱼越来越少,收一船货太难了。”老家城阳的老崔对记者说。近期大鲅鱼产卵后逐渐北游,海里的资源越来越少,原来在青岛近海捕捞鲅鱼的河北船、莱州船、江苏船都回家了,所以,收购船不得不主动进入休渔期。“现在出去收鲅鱼不赚钱。”董福洪告诉记者,今年的鲅鱼产量只有去年的一半,虽说来回10个小时,带回了七八千斤鱼,除去人工费、油钱等支出,还可以获得将近一万元的利润,但是出去的周期越来越长,“五六天才能发出一个航次。”
本地鲅鱼概念发生变化
喜欢吃鲅鱼的市民都知道,市面上本地鲅鱼和外地鲅鱼价格悬殊,很多小贩喜欢傍“ 本地鲅鱼”边,那么究竟什么是本地鲅鱼?
“对于我们沙子口人来说,本地鲅鱼是近海捕捞的鲅鱼。”专门从事鲅鱼收购的船主董福洪告诉记者,“从时间上看,5月份之后上市的,才是本地鲅鱼,味道跟黄海南部是不一样的。”
据董福洪介绍,作为一种洄游鱼类,春鲅鱼每年4月中旬游到青岛以南170海里处的黄海130号海区附近。到了五一左右,大规模出现在113号、114号海域,“这个海域的鲅鱼才算是真正的本地鲅鱼”。
然而,近些年,随着鲅鱼捕捞量越来越少,需求量越来越大,本地鲅鱼的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只要进入黄海、渤海海域的鲅鱼都可以称为本地鲅鱼。”沙子口渔港管理处副主任郝振梅说。
也就是说,尽管我们称其为“本地鲅鱼”,不过实际的捕捞地点已经远离青岛近海,而是主要集中在山东和江苏之间的海域。
东海鲅鱼难进岛城市场
鲅鱼在当地不受宠,浙江运到山东挣不出运费
“多数海鲜来自外地”的说法在岛城坊间已经成为了共识,每到鲅鱼上市的季节,便会有“本地鲅鱼来自浙闽”的说法。带着疑问,记者来到了舟山渔场附近的舟山和宁波等地实地探访。记者探访发现,像沙虾、带鱼等很多都运往了山东,不过备受岛城市民喜爱的鲅鱼却鲜有人喜欢,而且当地渔民与山东渔民交流并不多。此外,如果从舟山将鲅鱼运往山东的话,根本挣不出运费。
知道山东人爱吃鲅鱼
22日上午8点半,在舟山国际水产城码头上,船老大何军戴着手套,正在紧张地修理已经回港的渔船。根据浙江省的规定,从5月1日开始,何军的渔船就进入了休渔期。
今年51岁的何军已经在海上漂了三十多年,黄海、东海里有什么鱼,他都了如指掌。何军说,在舟山渔场内,4月份到6月份正是鲅鱼高产的季节,但是与热卖的鲳鱼、黄鱼、鳗鱼等相比,鲅鱼可以说是很受冷落。然而,随着东海里的鱼类越来越少,渔民们几乎不会挑选鱼的种类,只要进到网里面便全都捞上来。
而在宁波市象山县,全国闻名的中国水产城内,鲅鱼也不是抢手货。于顺就是水产城内的水产商之一,他笑称自己是“二道贩子”。于顺说他并不担心鱼卖不出去,而是担心鱼不够。
山东人喜欢吃鲅鱼的事情何军他们都有耳闻。但是山东收购船从海上收购他们的鲅鱼一事,何军表示他们很少跟山东、江苏一带的渔船交流。而在舟山国际水产城码头上,记者从多位渔民处了解到,山东、江苏一带的渔民与浙闽一带的渔民交流并不多。随着中国近海的鱼类越来越少,各地的渔民都早已经不再“偏安一隅”,何军称,山东的渔民也会跑到东海去捕鱼,而他们去黄海也很寻常。“在海上捕鱼的时候见过山东的渔船,但是相互并不认识。”
而在舟山国际水产城内,记者走访了十几家水产门头,大多数老板都表示客户来自全国各地,山东的客户不多,而往山东运输鲅鱼更是无从说起。只有一家名为“谢记水产”的谢老板告诉记者,青岛有黄岛的水产商与他有鲅鱼交易,但是量也不大,青岛更多的是从舟山进沙虾和带鱼。
水产城里找不到山东客商
在中国水产城内各种鱼的交易量很大,那是否有大量的鲅鱼运到山东?于顺摇了摇头说,山东客户尽管有从他这儿进鲅鱼的,但是量不大,客户从他这儿购买鲅鱼主要是“做冷库”,而不是马上运到市场内交易,而且山东客户到他这儿收购海鲜的时候,不仅仅是收购鲅鱼,其他的各种鱼都会要不少,鲅鱼只是其中一种。记者在水产城内采访时,也没有遇到山东人在此地交易。
尽管当地人吃鲅鱼比较少,不过当地不少浅加工的企业都会收购鲅鱼切片,然后出口日韩,这在当地是个很大的市场,山东的客户如果想跟当地的这些冷库竞争很难。
于顺说,山东的客户如果在此地收鲅鱼的话,肯定要计算自己的成本,一旦计算错误,那运回山东基本上只赔不赚。
运到山东不赚钱
那从宁波或者舟山,一斤鲅鱼运到山东需要多少钱?记者咨询了舟山国际水产城和象山县中国水产城内多位水产商,均表示从这一带运至山东需要1.5元左右。于顺解释说,这1.5元除了运输费用,还有人工费用、包装费用等。
在二级交易市场,鲅鱼已经从渔民手里的3.5元一斤骤涨到了十几元一斤,22日晚,中国水产城内的价格为13元一斤,到了23日和24日,价格则变为了15元一斤。23日一早,于顺指着自己摊前大约150斤鲅鱼说,这些鱼能卖2000元左右。
青岛市场上鲅鱼的零售价格在15元左右一斤,而在舟山和宁波象山县内,鲅鱼的批发价格就达到了13元到15元一斤,而在舟山的零售市场内,每斤的价格更是高达18元,当地的鲅鱼价格远比青岛高,因此岛城鲅鱼大多是从南方来的说法并不靠谱。
于顺表示,青岛的水产商在当地收购鲅鱼的话,应该都是量不大而且做冷库,不会马上放到市场上……查看全文:http://www.shuichan.cc/news_view-134948.html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