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距海岛将可就地取电取水

来源:康明乐   发布时间:2015-05-20 17:18:31 

记者康明乐

记者日前从浙江大学舟山海洋研究中心获悉,舟山市摘箬山科技示范岛新能源互补供电项目已正式启动。该项目总投入达1.2亿元,以利用海岛可再生能源实现独立供电供水等关键技术为主要研究内容,将对海岛风能、电能、太阳能、潮汐能等进行综合研发,最终建成数兆瓦级的海岛新能源稳定供电系统。在不久的将来,远距海岛就地取电、取水将成为可能。

采用多能源混合供电技术

据了解,该项目于2009年启动,是首批“863”计划主题项目“海流能发电与海岛新能源供电关键技术研究”,由浙江大学牵头,联合多家科研院所进行技术攻关,并在摘箬山岛进行工程示范,包括二期综合保障系统建设、海岛新能源应用示范、海底观测网络海上公共试验场平台、海洋工程浮式平台、海洋生物及水资源利用示范、海洋协同研究与成果展示平台等6个上岛项目。其研究成果将对海岛资源开发、海洋资源保护等起到支撑和示范作用,还将有力推动我国海岛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浙江大学电气学院常务副院长韦巍告诉记者,该项目以海流能、风能、太阳能等为发电来源,采用混合储能为调控调蓄手段的海岛电网多模式运行和多能源混合供电技术,将建成数兆瓦级的海岛新能源稳定供电系统。

“海岛新能源项目的开展,将为我国千余个海岛的开发利用提供电力能源支持,尤其是为远离大陆的海岛提供清洁、可靠的电力供给。”韦巍说,“该项目技术方案还可为偏远地区的新能源供电提供一条新途径。”

攻克电源稳定运行难题

海岛新能源存在间歇性、随机性等不确定性因素,需要高效的储能调峰调蓄技术和智能化的集成控制技术来解决电网的稳定控制难题。“经过共同努力,项目组建立了海岛可再生能源多能互补供电集成示范系统,并降低了电源随机性对系统的影响。此外,该项目还可通过对海水淡化设备耗能的优化控制,达到最优利用可再生电源,既能实现电网稳定运行,又能满足淡水供应,使就地取电取水成为可能。”韦巍解释说。

据介绍,项目组已相继研制出70千瓦海流能发电样机,研发出多模式变流并网控制装置和多层次海岛新能源集成控制系统,搭建了1∶50的海岛风光储新能源供电物理模拟系统,完成了实验室模型的风光流新能源并网运行、孤网运行、并网到孤网无缝切换运行等关键技术的研究。

韦巍表示,该项目的顺利实施,将为开发利用可再生海洋能源提供技术支撑,解决海岛海洋能、风能、太阳能等规模化发展的技术瓶颈,提高偏远地区与海岛的供电能力。

目前,该项目示范工程正在建设中,预计在2013年底完成设备安装调试……查看全文:http://epaper.oceanol.com/shtml/zghyb/20130425/86918.shtml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