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建隆年间,明州(今宁波)丐帮帮主胡德福在昌国坐桥湾(今皋泄万寿村)搭草屋居住。十年后,积蓄了很多银两,到上海开了一家“话得有”商铺,生意越做越大,其母亲在临终时遗言:原旧址是胡家发财根基,为报答神灵恩惠可在原址上建造寺院。北宋建隆元年(960年)胡出银千两,召集工匠百名建造礼福寺,并按母生前意愿塑神像“释迦牟尼佛”。
北宋治平初年(1064年)圣上在梦中游玩一座寺院,梦见九条神龙戏寺前“珠球”。第二天早晨,传大学士陆游叫其往各地寻找梦游寺院。陆游奉旨至昌国礼福寺前,见寺基背依佛肚脐山,面朝潜龙山、虎山、鹰山、方久湾、野猪坑、大岙里、坐桥湾九个山头,侧面形若九龙,寺址正门前有一池塘,为球形,民间俗称“九龙抢珠”。确信正是圣上梦游之地,回京复旨,奏明经过,禀为天下太平,民间风调雨顺,祝圣万寿无疆,可改礼福寺为“万寿寺”。圣上准奏,重造寺院,修书赐匾。
元大德《昌国洲图志》载:万寿有秋,荪绿叶紫至万寿香,又称万寿荪,民间俗称“九头兰”。
清·全祖望曾为此题诗赞:
香以瘦而清,每嫌肥者痴
兰荪惠之瘦,惠视荪犹肥
其肥幸不痴,未若瘦者奇
翁洲万寿香,时复兄离离
清·朱绪曾有诗曰:
鲛宫底定海波澄,仙屋漆寿瑞气腾
一带香荪秋更绿,八千椿树万年藤
雍正年间,传在延庆庵内有尊观音玉佛,不料一夜间不翼而飞,尼姑疑为万寿寺和尚盗去。静修师太带领500尼姑一夜间暗筑潜龙岭石蛋路,意为切断龙脉,破了寺内风水,激怒了万寿寺众僧,一夜间千名和尚在荷花龙舌里挖一只“荷花池”。破了延庆庵风水,尼姑和尚同遭劫难。奇怪的是事隔数年,万寿寺内众僧死亡惨重。寺内二口水井井水,翻浑如血水一般。方丈无奈恳请普陀山法师破解,原来万寿寺面朝的虎山,纯属“虎神”,被潜龙岭的龙神元气所镇。但是众尼姑破了龙脉后,虎神穿越镇界,入寺伤人,若要平安,须在虎山边建一“玄坛”神庙,意示镇虎。
雍正八年(1731年)建玄坛庙,庙内塑有玄坛菩萨。
后寺院遭火焚,成为废墟。
光绪四年(1878年)圣上御旨重建万寿寺,主持僧修建走马佛楼,楼内建有四大金刚殿,三圣殿,观音殿,十八罗汉殿。三井大殿内菩萨塑像有弥勒、韦驮、观音等佛像,古传进门先拜枷蓝出门后拜韦驮佛。
寺院道地面积133万平方米,厢房百余间,南楼设有佛钟,寺前山门口有两株古柏,胸径两抱余,两旁又书有满洲文体的寺史石碑七块。从此寺院于二月十五、六月十五、八月初八、十月十五为四大香会。八月初八那日,为境内“赶八字”游走活动首寺,与万福、高云、观音、竹灵、金龙、毛蓬、重阳齐名为八寺。明清年间有僧人千名,古称“斋千僧”。
民国2年(1913年),白泉庙会排列万寿寺为二十一行宝丰会(赛会活动),三月十四下午在万寿寺举行摆龙阵。
光绪三年(1877年),寺内僧人邀请宁波花鼓舞、油戏班在寺内公演,引起民愤,县衙……
查看原文:http://www.cseac.com/Article_Show_zs.asp?ArticleID=15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