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丁德文: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来源:网易   发布时间:2015-05-20 17:31:55 

中国网1126日讯(记者冯竹 孙洁)近日,由中国海洋学会、中国太平洋学会和河北省海洋局共同主办的第六届海洋强国战略论坛在石家庄市隆重召开。本届论坛以“保护渤海环境,推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全国政协环资委副主任、中国海洋学会理事长王曙光,中国太平洋学会会长张登义,国家海洋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宏等出席了论坛。来自海洋界有关部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等各方代表共330余人参加本次论坛。

会后,就生态文明体系的构建以及今后的未来发展等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丁德文接受了中国网的专访。

中国网:

就广大网友来说,对于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第一认知可能就是环保,您给我们解读一下这一概念吧。

丁德文

如今,生态文明应该从十八报告里展开,如果生态环境是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那么生态文明建设应该是一项基础工程,作为整体战略组成,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问题。另外,从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来说,首先是思想体系的建设,其次就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也就是绿色经济和循环发展,最后就是消费,从生活方式和生产模式来说,最重要的是制度建设、文化建设和以科技为支撑的创新体系。总之,生态文明建设不能单单理解成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但是,环保是其中一项基础工程。

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生态文明建设有着自己的特点,在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的专论报告里,它的内涵被提升到资源观、价值观、实践观特别是社会发展观的高度,

中国网:

为何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升到如此高度?

丁德文:

首先是观念的提升,其次就是把它作为国家现代化建设里的4+1组成部分,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加一个生态文明,我认为,生态文明建设应该贯穿到其他四项里。

中国网:

您刚才提到,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有着自己的特点,那么这个特点都体现在哪些地方呢?

丁德文:

首先当代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在积极推进现代化过程中的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高度发展的产物。我们要构建的人与自然和谐关系,必须在充分享受现代化成果的前提下才能取得成功。因此,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既不能以牺牲生态文明为代价获取现代化,也不能以牺牲现代化为代价去实现所谓的人与自然的和谐,而应当是推动现代化进程的生态文明建设。

其次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是“现在进行时”,而不是“一般将来时”。发达国家走过的老路,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建设的道路,实践证明在我国走不通。勉强按照老路子走下去,很可能在没有享受现代化的成果之前,就被沉重的生态环境压垮。中国生态环境既是历时性的,又是共时性的,因此任务是艰巨的。

再次当代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在空间广阔、民族多样、经济水平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既有生态文明建设的一般性规律,又有地域的特点。因此要做好顶层设计、全面规划。在全国主体功能区划的指导下,因地制宜,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开展建设。

最后当代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立足于发展理念和方式的转变,而不像一些发达国家那样把破坏自然环境的负面效应和环境污染转嫁到其他国家和地区。我们也深知,落后就要被污染,我们的国家性质和时代条件决定,通过转嫁实现生态文明本身就不是文明,也根本不可行。

中国网:

可是中国目前现在是不是就是这样的格局,还是走国外的老路?

丁德文:

不是的,从十七大以后,提的口号就是建设当中保护,保护当中建设,也就是说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并举。

生态文明建设是现在进行时不是一般将来时,就是现在讲环境保护的生态建设,要抓紧,不能走国外的老路,另外,就我国的环境特点来说,我国社会主义国家制度要求我们不能搞环境转移。

中国网:

什么是环境转移?

丁德文:

以美国等发达国家为例,他们都把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转嫁给发展中国家,像过去德国把所有的造纸厂都搬到中国来,他们只是提纸浆走了,就是污染的东西都留在中国了,再比如他们在海上把一些垃圾一些污染物都倾倒到公海里面。

过去来讲落后就要挨打,现在就是落后就要被污染。比如中国是一个制造大国,但是一些污染企业都是初级产品,所以都是污染最重的资源消耗最大的,但是出口的国家出口了以后都是成品,所以这样污染留在自己国家,把干净的生产品都输出到国外去,这归结于经济落后。

所以做不成高端的东西,因为做低端的东西所以污染就留下来,落后就要被污染。现在是这样,另外还有一个国家里面就是历史性和共识性,像美国一些发达国家他们的环境问题是300多年来的工业化问题,所以他们预见的问题大自然有自净能力,这300多年来讲,它自己就化解了。

中国网:

是不是目前生态环境已经是非常糟糕了,所以要提这个生态文明建设?

丁德文:

应该这么说从十七大开始我们国家就非常注意了,因为在整个建设里,一开始的时候提的就是富强、民主、和谐和文明,其中文明就包括了生态文明,然后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也都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容体现。

所以如果中国再不搞生态文明建设,人们就享受不了四化现代化的建设成果,所以要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如此的高度。

中国网:

本次海洋强国战略论坛的主题是“保护渤海环境,促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您是如何解读这一主题的?

丁德文:

渤海整个是我国的几乎是一个半封闭的,差不多就快封闭的一个海湾,渤海海域内的水体交换速度比较慢,加上浪潮和渤海所处的风位,所以污染物只往里进,而出去的很少,所以就越积越多,另外,中国的渤海海域的污染基本上都在近岸。涨潮污染物就上来了,退潮就下来了,就在周围这么晃荡但它出不去,所以渤海的污染基本都在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这三大湾里。由于特殊的封闭性,造成渤海里的自净能力和交换能力非常差,所以它污染的也比较重。此外,渤海沿岸地区是一个老工业基地,所以污染的比较早,有一定历史的积累,渤海这两年来讲都是重工业和石化企业特别多。这些因素造成了渤海污染特别严重。

保护渤海环境,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特点,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贯彻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等。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现代化建设和主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内涵十分丰富。包括思想理念、本质特征、国策方计、途径方法、重要目标和根本目的六个方面。第一、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环境的生态文明理念,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体现了新的价值取向和生态伦理。

第二、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亦作为基础,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质和基本特征,也是对现代化建设更新更高要求。第三、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政策和根本方针。第四、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式,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任务和重要内容。第五、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第六、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