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曾呈奎海洋科技奖”评选结果揭晓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5-05-20 17:34:34 

新华网山东频道11月7日电(记者张旭东、徐冰)在6日举行的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闭幕式上,第二届“曾呈奎海洋科技奖”评选结果正式揭晓,2名海洋科研人员分获突出成就奖,3名海洋科研人员分获青年科技奖。

经同行专家通信评议、评审委员会评审、公示、奖励委员会审议批准,最终中科院海洋所研究员费修绠、厦门大学教授洪华生获第二届“曾呈奎海洋科技奖”突出成就奖,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教授陈新华、同济大学教授刘志飞、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曾志刚获第二届“曾呈奎海洋科技奖”青年科技奖。

费修绠1954年大学毕业后参与了曾呈奎领导的我国最早期的海带栽培生物学和应用研究,在海带栽培生产技术的建立、发展和提高方面作出了贡献。他的突出贡献主要表现在他主持的“紫菜种苗工程”研究上。自1987年起,他带领课题组找出了分离、纯化、长期保存和迅速扩增子一代紫菜纯系丝状体细胞的途径和方法,成功选育出多个优良品系并成功地导入1994-2001年紫菜种苗工程项目,累计创利税3亿多元,创经济效益10余亿元,创外汇近1亿美元。

洪华生1984年获美国罗德岛大学博士学位后回国,成为中国海洋学界第一位回国服务的海洋学女博士。她回国后致力于开拓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这一新兴交叉学科,在台湾海峡及其毗邻海域生源要素、痕量有机物的海洋生物地球化学与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研究上取得了一系列创造性的研究成果,揭示了亚热带海洋上升流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变化规律及其对环境变动的响应机制,尤其是年际变动与ENSO事件的关联,为全球气候变化在中国海区域响应提供了典型实例,研究成果分别获1995年国家科学进步三等奖和2007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

“曾呈奎海洋科技奖”是我国首个以海洋科学家命名的科技奖项,主要面向中国海洋科技工作者及对中国海洋科学作出突出贡献的外籍专家,旨在继承、开拓和发展中国卓越科学家曾呈奎在海洋科技领域开创的事业,鼓励中青年海洋科技工作者热爱海洋科技事业,勇攀科学高峰。

“曾呈奎海洋科技奖”由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设立,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具体承办,2008年经科技部国家奖励办公室批准,每两年评选一次。其中,突出成就奖每人奖励人民币二十五万元,青年科技奖每人奖励人民币伍万元。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