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和国家领导人关心船舶工业
2012年,胡锦涛、温家宝、贾庆林、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到国内骨干船舶企事业单位视察或出席活动,并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勉励中国船舶工业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大好机遇,加强技术研发,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升级步伐,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造船大国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海工装备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正式出台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规划期为2011~2020年)发布。规划提出了未来10年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发展目标:到2015年和2020年,年销售收入分别达到2000亿元以上和4000亿元以上,其中,海洋油气开发装备国际市场份额分别达到20%和35%以上,海洋油气开发装备关键系统和设备的配套率分别达到30%以上和50%以上;产业规模、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大幅提升,形成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产业集群形成规模,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推动我国成为世界主要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大国和强国。
我国深潜技术登上世界之巅
国家“863”计划重大专项7000米级载人潜水器项目由中国大洋协会牵头,国内众多单位参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研究所承担了其总体设计、总装和陆上联调工作。此外,中船重工集团公司众多研究所参与了研制。“蛟龙”号海上试验从2009年开始,历时4年,先后开展了1000米级、3000米级、5000米级海试,最终圆满完成了7000米级海试。
我国船企应对PSPC卓有成效
我国发布全球首部《绿色船舶规范》
我国首次实现自主知识产权LNG船批量接单
8月,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所属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确定承建中海运中石化APLNG运输项目6艘自主研发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舱容为17.4万立方米的双燃料电力推进型LNG船。该型船是我国迄今为止承建的舱容最大的LNG船。LNG船是国际公认的高技术、高难度、高附加值产品,被誉为造船“皇冠上的明珠”。此次实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LNG船批量化接单,证明我国在自主创新、自主开发设计LNG船方面再次取得了重大突破,对转型升级中的中国船舶工业而言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同时也为保障和推动我国能源战略的实施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正式交付海军,歼-15战机顺利起降航母
我国发展航空母舰,是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着眼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第一艘航空母舰顺利交接入列和舰载机成功着舰,是我军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国航空母舰发展建设取得了重大成果,标志着我军武器装备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标志着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
我国先进海工装备屡获大奖
2012年,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市场亮点频现,多个先进海工装备获得国家级重要奖项。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八研究所负责详细设计、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承建的我国首座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第六代3000米半潜式深水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号,荣获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金奖。该奖项的获得,标志着“海洋石油981”号成为了反映当今国内先进装备制造业创新能力和水平的典范之作。由中远船务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研发的“深海高稳性圆筒型钻探储油平台的关键设计与制造技术”项目获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标志着我国在海洋工程装备产品的研发、建造方面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十八大提出建设海洋强国战略
11月8~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这是我党第一次在党代会报告中对国家海洋发展战略作系统性的阐述。无论是海洋运输、海洋油气开发、海洋渔业、滨海旅游,还是海洋科考、海洋监管、海洋维权,都必须装备先行,包括海军装备在内的海洋装备建设需求将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这给中国船舶工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胡问鸣当选2012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