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前的二战沉船“里斯本丸”现在哪里?
七十年前的二战沉船“里斯本丸”现在哪里?
1942年10月2日,被美国太平洋舰队“鲈鱼号”潜艇击中的日本货轮“里斯本丸”在舟山群岛中街山列岛海域沉没,这起重大的二战沉船事件距今已经七十年了,在海底经长年的洋流冲击,沉船位置是否有变动,至今仍无定论。“里斯本丸”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留在中国战场上的重要物证,它和“里斯本丸”沉船历史事件中舟山东极渔民救助英军官兵的英勇事迹一样重要,都是二战留给舟山人民的海洋历史文化遗产。
抗日战争胜利后,在东极青浜岛以东三海里处的海底,渔民在撒网捕鱼时经常有个障碍物钩住网具,解放后经国家海事部门的调查测量,在公布的海图上,这个障碍物被标明为一艘不明沉船。上世纪90年代,舟山市交通部门为航道清障,曾在东极海域对这艘不明沉船进行过水下探摸,希望通过探摸来确定这艘躺在舟山海底已几十年沉船的真实背景。据参与这次探摸沉船工作的原舟山市交通委闻波处长介绍:当年对这艘沉船的探摸依据,一是根据海图显示,在东极海域青浜岛附近海底有一条较大的不明沉船,在此海域捕鱼作业的渔民反映,海底有障碍物,渔网经常被水下不明物钩住;二是通过走访,中街山列岛上老渔民、渔妇的回忆及对历史文献的考证,认为在青浜岛以东三海里处的这艘不明沉船,极有可能就是当年沉没的日本轮船“里斯本丸”。
根据舟山市二战沉船“里斯本丸”研究会整理的《档案资料论文专题汇编》中所介绍的探摸结果:“沉船长约116米,宽约18米,外形为客轮,货舱在船艏,并有两台起货机及左右舷2根吊杆,船的倾斜度不明显,顶甲板没有淤泥,整条沉船除客舱外都处于淤泥中。沉船的方向是头部为西北面,尾部为东南面,该船上部顶甲板渔网不是很多,主要是流网,但是沉船客舱二舷被厚厚的渔网罩住。 ”在这次探摸过程中,潜水员虽从这艘沉船残骸上捞上两根10cm×500cm紫铜管等船上构件,但没有标志可供考证这些构件就是“里斯本丸”轮船上的。最终,这次水下探摸没有找到如铸有船名的船钟、船锚等实物证据。
这次探摸后,也曾有境外媒体和团队到东极海域组织水下拍摄,想通过寻找沉船残骸激发人们对二战历史文化的关注,但终因风急浪高而放弃。因此,至今我们没有在东极海域上找到二战沉船“里斯本丸”的有效证据。时至今日除了几位年长在世、曾参与救助的舟山老渔民亲眼目睹此船下沉海底的事实外,其实我们几十年来一直没有可靠证据证明沉船的正确位置和公布于世的二战沉船遗物。这一结果也使与船共存亡的八百英军官兵无法被人们所关注,由此也影响国际社会对舟山人民在二战中所作贡献的了解。
今天那艘不明沉船还静静地躺在舟山群岛的海底,无法作为二战重要的遗物而展开研究。战后二战研究兴盛的时候,中国与西方国家因冷战而中断了交流,一般研究者都难顺利便捷地获得资料,这是中国战场未能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充分研究的一个重要原因。也造成国际主流二战史学界片面认为,西方是二战的主战场,东方是次要战场的西方二战史观。
在国内二战史、海战史的研究中,也没有开展对二战沉船“里斯本丸”的研究。因为当年发生沉船事件时,事发所在地中街山列岛属于海疆边远地区,很少受到社会关注,当地群众在自发救助遇难英军的过程中,也接受乡村自治组织的领导,特别是转送三名被救英军去重庆,都是和当时的国民政府有关的人所安排的。1950年5月,一些当年参与组织营救的主要人物跟随国民党撤离舟山到了台湾。新政权建立后没有再对这件事开展调查与记录,给历史留下一个二战空白。因此连中国军事科学院出版的五卷《第二世界大战史》也没有收进这段历史。这套著作者之一、上海海事大学时平教授指出:“我是研究二战海战史的,以前却没有听到这段历史,如真实,这将有助于世界人民对中国人民在二战中,为反法西斯战争所作出贡献的了解。”
这几年舟山市在开展对二战沉船“里斯本丸”研究所做的工作经过主流媒体的传播,已引起国内外学术界关注,2005年8月,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的活动中对二战沉船“里斯本丸”的研究达到高潮,但随后又再度沉寂。
其实,随着对二战沉船“里斯本丸”研究的深入,就会发现二战时在舟山海域一次牺牲八百多名英军官兵,是二战史上发生在中国战场上的一件大事。当年这些英军官兵在抗日战场上被俘后,被侵华日军押往日本途中,在舟山海域遭遇美军袭击后随“里斯本丸”轮船沉入海底而牺牲。见证他们牺牲的只是生活在舟山海岛上的个别渔民,战争的环境和语言的障碍,使人们缺乏对他们的了解,复归平静的海面又掩饰了战争的残酷。使他们的悲壮牺牲没有像美国空军陈纳德飞虎队一样,为建立著名的驼峰航线,在中国战场上参加抗日战争而被广为传颂。
目前,这场二战海难只留给我们一份在舟山阵亡的英军官兵名单和一艘仍无法确定的沉船,但它们的确是打开人们对二战历史记忆的重要钥匙和在文化高端上连接舟山与世界的桥梁。通过这份名单,我们可以找到二战阵亡英军官兵的后代,在西方社会掀起一股寻找二战东方战场的研究,共同缅怀先辈的英勇事迹和为人类和平所作的贡献。同时将会引起国际社会对中国战场上的这艘二战沉船“里斯本丸”现状的关注,因为在她残破的船舱里还躺着他们先辈的残骸。几十年来,他们几乎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虽然西方人的人文习惯是不愿再去惊动长眠海底的已故人,就像世纪沉船“泰坦尼克号”一样安静地躺在大西洋冰冷的海底,但对陪伴已故亲人的沉船残骸现状一定会倍加关注。寻找确切的沉船位置和公布沉船物证,将会是国际社会对二战沉船“里斯本丸“关注的热点,因此,二战沉船“里斯本丸”在哪里?是舟山市目前研究二战海洋历史文化工作的重点。